英語英語 日語日語 法語法語 德語德語 西班牙語西班牙語 意大利語意大利語 阿拉伯語阿拉伯語 葡萄牙語葡萄牙語 越南語越南語 俄語俄語 芬蘭語芬蘭語 泰語泰語 丹麥語丹麥語 對外漢語對外漢語
      熱門標簽: 韓語詞匯 因為難 破譯韓文字體
      當前位置: 首頁 » 韓國娛樂 » 韓國電影 » 正文

      全片只有三處有顏色!從《茲山魚譜》中,探尋什么才是入世之學,找尋心靜

      發布時間:2022-02-08     來源:互聯網    進入韓語論壇
      (單詞翻譯:雙擊或拖選)
       流放于小海島之上,鳥皆可成學問,君心也定比天高海闊。
       
      這是一部讓人心靜的電影,雖然最后昌大仕途的轉折有所流俗,可鏡頭構圖上是費了心思的。
       
      黑白基調確實增添了一些含蓄的古意,只是個人覺得這部電影的主旨其實不需要刻意用黑白色表現。男主演得很好,當然也有賴于丁這個人物本身性格的豐滿,出世文人的風骨大概也是如此了。
       
      電影全片只有三處有顏色,一處是昌大靜下心來學習看到的星空,一處是丁若銓寫茲山魚譜的海膽里的藍鳥,最后是昌大在船上即將回去并望見的茲山。
       
      似乎每一次的彩色的出現都給人以富足,在精神上的一種慰藉。不得不說,電影拍得真的太好了。最后看到丁若銓在寫書的時候離去了,眼淚就開始落下來了。丁若鏞寫的牧民心書也非常有見解了。
       
      劇情沒有太多跌宕起伏,人物關系十分簡單,但是平淡之中卻暗流涌動,蘊含了中方儒學、王權和西方意識形態的辯證詮釋。 “不是黑山是茲山。”全片的黑白色調,在最后一刻恢復彩色,一如昌大在前半生的糾結反復和迷茫波折中找到回歸本心的存在方式。
       
      給我最大情感波動的時刻是在影片末尾,這種感動不僅來自于丁老臨終前仍心系亦師亦友的師徒情,還是他始終以自然觀“我”的對內在自我的執著。除了昌大的轉變,丁老經歷流放也實現了人生態度的升華,找到了自己心中的理想并為之堅持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存在即意義,意義即存在。關注人本身,尋找自己是誰和能夠是誰的答案,每個個體都有能力為當下的生活賦予意義,真正實現有意義、有價值、有生命力的承認。
       
      在統治階級利用儒家糟粕共同造就的階級社會,若無力實現自己的理想,只有遠離廟堂,寄情于自然。其實到了今天,東亞眾多男性依然用揮刀自宮的方式去反抗著這樣的階級壓迫。感覺昌大人生轉變略顯戲劇化,更加直接道出主題也稍微降低了藝術深度,但依然不是國產片能比的。
       
      黑白畫面極有詩意,海水拍打岸礁的畫面讓人能聞到海腥味,本來以為只是看一個流放故事,卻看到了儒教建制的王權社會下等級制度的嚴苛、思想的極端排他性,昌大選擇入世去拯救百姓的做法我很理解,但他的本意終究還是出人頭地,而丁若銓的理想抱負和思想上的融會貫通,是士大夫最崇高的樣子。
       
      士大夫與平民文化,西學與儒道,能夠將這兩個問題結合在一起,再配上韓國電影成熟的喜劇類型化作為輔料,《魚譜》既有深意,也不會顯得沉悶。中間的一段蒙太奇有些俗套,但昌大和老師對峙的那一場戲實在驚喜。倘若只是單純的“文以載道”,影片便會顯得自相矛盾,而昌大的堅持,雖然看似“愚蠢”,但細想又是如此的符合人物性格。
       
      情節看似很平淡,但丁若銓這個人物的雕刻,卻很吸引人。在講究尊卑的封建社會身為最高階層的他,被流放到黑山這片被朝廷遺忘的島嶼,依然被島民尊重。他沒有像一般仕人那樣,日日哀怨,寫書論道,心系朝政,反而十四年里,寄情看似無用的繁目魚類,編述茲山魚譜一書。


       
      韓語學習網后臺回復“茲山魚譜”獲取電影資源!!!

      Tag: 韓國電影,茲山魚譜
      外語教育微信

      論壇新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