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英語 日語日語 法語法語 德語德語 西班牙語西班牙語 意大利語意大利語 阿拉伯語阿拉伯語 葡萄牙語葡萄牙語 越南語越南語 俄語俄語 芬蘭語芬蘭語 泰語泰語 丹麥語丹麥語 對外漢語對外漢語
      熱門標簽: 韓語詞匯 因為難 破譯韓文字體
      當前位置: 首頁 » 留學韓國 » 正文

      韓國留學之韓國概況

      發布時間:2008-12-31     來源:互聯網    進入韓語論壇
      (單詞翻譯:雙擊或拖選)

      「國名」 大韓民國 (Republic Of Korea)。

        「面積」 99538平方公里(2002年)。

        「人口」 4764.45萬(2002年7月),為單一民族,通用韓國語,50%以上的人口信奉佛教、基督教等宗教。

        「首都」 漢城(Seoul),人口994萬(2002年7月),占總人口的28.8%;面積605.52平方公里。

        「國家元首」 總統盧武鉉(ROH MOO HYUN),2002年12月19日當選,2003年2月25日正式就任。

        「簡況」 位于亞洲大陸東北朝鮮半島的南半部。東瀕日本海,西面與中國山東省隔海相望。半島海岸線全長約17000公里(包括島嶼海岸線)。地形多為丘陵和平原,地勢比半島北半部低。屬溫帶季風氣候。年平均降水量南部地區1500毫米、中部地區1300毫米左右。

        公元1世紀后,朝鮮半島一帶形成新羅、高句麗、百濟三個不同政權形式和所屬關系不同的國家。公元7世紀中葉,新羅在半島建立統一政權。公元10世紀初,高麗取代新羅。14世紀末,李氏王朝取代高麗,定國號為朝鮮。1910年8月淪為日本殖民地。1945年8月15日獲得解放。同時,蘇美兩國軍隊以北緯38度線為界分別進駐北半部和南半部。1948年8月15日大韓民國宣告成立。歷任總統有李承晚、尹潽善、樸正熙、崔圭夏、全斗煥、盧泰愚、金泳三、金大中、盧武鉉。

        「政治」 韓實行三權分立制度。行政部門實行總統制。1998年2月,金大中就任韓國第十五屆總統,這是韓國歷史上首次以和平方式實現朝野政權更迭。新政府上臺后,提出“民主和市場經濟并行發展”的政策方針,在政治、經濟、社會等各個領域推行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使長期以來政經勾結、“官治金融”和大企業集團盲目擴張的現象得到一定程度的治理,但政治改革阻力較大,長期存在的地區間感情對立未能消除。聯合執政的新千年民主黨(簡稱民主黨,前身為新政治國民會議)和自由民主聯盟(簡稱自民聯)初期配合較好,通過吸收在野黨議員等方法,改變了“朝小野大”的局面,并在1998年6月的地方選舉中贏得勝利。但由于兩黨在內閣制等問題上存在根本分歧,聯合執政一直存在齟齬。終于在2001年9月因罷免統一部長官林東源問題導致聯合執政框架破裂。目前在野的大國家黨為國會內第一大黨,再現"朝小野大"局面。2001年11月8日,金大中因執政黨在國會議員補選中失利,辭去民主黨總裁職務,表示將不再涉足黨務,集中履行總統職責。

        2002年是金大中執政的最后一年,也是韓大選年,韓國全年政局籠罩在選舉氣氛中,黨派斗爭激烈。金大中政府連受挫折,逐漸失去選民們的信任。5月,金因其子涉嫌腐敗案件退出民主黨。新千年民主黨在與自民聯的執政聯盟破裂后,在6月的地方自治長官選舉和8月國會補選中均遭慘敗,失去了國會多數,呈"朝小野大"局面。

        2002年,金大中3次改組內閣,但仍無法挽回頹勢。金于7、8月分別提名梨花女子大學校長張裳和《每日經濟》新聞社社長張大煥為總理,均被國會否決。9月,金提名前大法官金碩洙為總理,10月5日國會表決通過。

        2002年,韓國各政黨及團體為角逐總統寶座,紛紛推出總統候選人。最終參加總統選舉的有新千年民主黨盧武鉉、大國家黨李會昌、民主勞動黨權永吉、社會黨金榮圭、前總理李漢東、前安企部長張世東等6人。無黨派國會議員、2002年韓日世界杯組委會主席鄭夢準曾自組統合21黨參加選舉,在候選人單一化民意調查中敗給盧武鉉后,轉而支持盧競選,但在大選開始前一天又宣布撤回對盧的支持。12月19日,執政的新千年民主黨候選人盧武鉉在韓國大選中以50萬票的微弱優勢戰勝大國家黨候選人李會昌,當選韓國第16屆總統。

        「憲法」 1987年10月全民投票通過新憲法,1988年2月25日起生效。新憲法規定,總統享有作為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和武裝力量總司令的權力,任期5年,不得連任。

        「議會」 稱國會,立法機構。第16屆國會于2000年4月13日選出,任期4年。實行一院制,共273個議席。截至2002年底,執政的新千年民主黨占103席,在野的大國家黨為151席,自由民主聯合12席,其他政黨和無黨派人士6席,空缺1席。國會議長任期2年。第16屆議長樸寬用,2002年7月當選。

        「政府」 在金大中總統任內,先后由金鐘泌、樸泰俊、李漢東出任總理。2002年7月11日-31日張裳,8月9日-29日張大煥先后被名為代總理,均未獲國會批準。9月10日-10月4日,前韓國大法官金碩洙出任代總理,10月5日被批準為總理。盧武鉉總統就職后,韓新一屆內閣成員有:總理高建、副總理兼財政經濟部長官金振杓、副總理兼教育部長官尹德宏、統一部長官丁世鉉、外交通商部長官尹永寬、法務部長官康錦實、國防部長官曹永吉、行政自治部長官金斗官、科學技術部長官樸虎君、文化觀光部長官李滄東、農林部長官金泳鎮、產業資源部長官尹鎮植、情報通信部長官陳大濟、環境部長官韓明淑、保健福祉部長官金花中、勞動部長官權奇洪、女性部長官池銀姬、建設交通部長官崔鐘璨、海洋水產部長官許成寬、企劃預算處長官樸奉欽,國務調整室長李永鐸。

        「網址」 總統府:http://www.cwd.go.kr

        外交部:http://www.mofat.go.kr

        「行政區劃」 現有1個特別市(漢城特別市),9個道(京畿道、江原道、忠清北道、忠清南道、全羅北道、全羅南道、慶尚北道、慶尚南道、濟州道),6個廣域市(釜山、大邱、仁川、光州、大田、蔚山)。

        「司法機構」 審判機構有大法院、高等法院、地方法院(包括分支法院)和家庭法院。大法院是最高審判機關,院長崔鐘泳,1999年9月任職。檢察機構有大檢察廳、高等檢察廳、地方檢察廳和支廳,受法務部領導。大檢察廳是最高檢察機關,檢察總長金鈺泳,2002年11月任職。

        「政黨」

        (1)新千年民主黨:簡稱民主黨,執政黨。前身為金大中于1995年9月5日成立的新政治國民會議。2001年11月金大中辭去總裁職務。代表最高委員鄭大哲。

        (2)大國家黨:1997年11月21日由新韓國黨和韓國民主黨合并而成,總裁李會昌。2002年3月,李會昌為參加總統競選,辭去黨總裁職務。12月,李會昌在總統選舉中失利后,宣布退出大國家黨。現任代表最高委員樸嬉太。

        (3)自由民主聯合:簡稱自民聯。1995年3月30日成立。總裁金鐘泌,代總裁李仁濟。

        (4)民主國民黨:簡稱民國黨。2000年3月8日成立。代表最高委員金潤煥。

        「重要人物」 盧武鉉:第16屆總統。1946年8月生于韓國釜山附近的金海。1966年畢業于釜山商業高等專科學校。1975年司法考試合格并進入司法界,1977年任大田地方法院法官。1978年從事律師職業至今。1985年發起成立"釜山民主市民協議會"并擔任常任委員。1987年擔任"爭取民主憲法國民運動"釜山本部常任執行委員長。1988年當選第13屆國會議員(民主黨籍)。1990年起歷任民主黨企劃調整室長、發言人、青年特別委員會委員長、最高委員、副總裁。1997年任新政治國民會議黨務委員、副總裁。1998年當選第15屆國會議員。2000年任海洋水產部長官。2001年任新千年民主黨常任顧問、最高委員。2002年4月成為該黨總統候選人,于12月19日當選為韓國第16屆總統,2003年2月25日就職。盧長期追隨金大中,其競選承諾和政策方針基本沿襲金大中。著有《夫人,幫幫我》,《盧武鉉所遇到的林肯》等。

        樸寬用:第16屆國會議長。1938年6月生于釜山,1961年畢業于東亞大學政治系,1984年漢城大學行政研究生畢業,1991年獲漢陽大學行政碩士學位,1995年獲釜山大學名譽政治博士學位,1997年獲東亞大學名譽法學博士學位。自1981年起,連續六次當選國會議員。歷任南北國會會談代表(1985年)、國會統一政策特別委員會委員長(1988年)、總統府秘書室長(1993年)、總統政治事務特別輔佐官(1994年)、國會統一外交安保委員長(1996年),大國家黨副總裁、代總裁等職。2002年7月當選第16屆國會議長。樸信奉天主教,喜歡圍棋。夫人鄭順子,有一子一女。

        高建:國務總理。1938年1月生。1960年漢城大學政治學系畢業。1968年獲漢城大學環境學系城市規劃碩士學位。1983年至84年曾先后在美國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任客座研究員和教授。1962年進入內務部工作。1973年任江原道副知事,75年任全羅南道知事。1979年任總統政務首席秘書。1980年至81年任交通部長官,1981年至82年任農林水產部長官。1985年當選第12屆國會議員。1987年任內務部長官。1988至90年任漢城市長。1994年至97年任明智大學校長。1997至98年任國務總理。1998年當選為漢城市長,2003年2月任國務總理。高擅長行政管理,為政廉潔,是韓有名的行政高官。

        「經濟」 1997年10月,韓國爆發嚴重金融危機。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及美、日等國的緊急資金援助下,韓渡過危急關頭,并對金融、企業、公共部門和勞動市場等領域實行改革,對經濟結構作較大調整。2001年8月下旬,韓比預期提前3年還清IMF全部貸款,結束了IMF監管體制。2002年初以來,政府采取寬松貨幣政策,鼓勵信貸消費,擴大內需,同時加大吸引外資力度。韓經濟出現好轉勢頭,出口回升較快,IT產品等高科技、高附加值產品出口激增。與此同時,韓國積極推進區域經濟合作,與智利草簽自由貿易協定,與日本啟動官方主導的自貿區研究機制,響應中日韓自貿可行性研究,并擬同東盟建立自貿區。

        2002年經濟指標:

        國民生產總值(GDP):4766億美元。

        人均國民收入:10013美元

        經濟增長率:6.1%

        貨幣名稱:韓元

        匯率:實行浮動匯率制 1美元=1275.90韓元(2002年11月4日)

        通貨膨脹率:2.7%

        失業率:3%

        「資源」 礦產資源較少,已發現的礦物有280多種,其中有經濟價值的50多種。有開采利用價值的礦物有鐵、無煙煤、鉛、鋅、鎢等,但儲藏量不大。由于自然資源匱乏,主要工業原料均依賴進口。

        「工業」 主要生產部門有鋼鐵、汽車、造船、電子、化學、紡織等。2002年鋼鐵產量4544萬噸,居世界第5位,韓國浦項鋼鐵公司是世界第2大鋼鐵聯合企業。2002年汽車產量320萬輛,居世界第6位。造船訂單標準貨船噸數759萬噸,比上年增加18.5%,重新成為世界第一。電子工業以高技術密集型產品為主,為世界十大電子工業國之一,半導體集成電路發展尤為迅速,手機年產量達1.2億部。近年來韓國重視IT產業,不斷加大投入,2002年韓國IT產業出口額達46.1億美元,名列世界前茅。

        「農業」 耕地面積186.3萬公頃,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南部平原、丘陵地區。農業人口約169萬。2001年稻米產量492萬噸。

        「旅 游 業」 韓國風景優美,有許多文化和歷史遺產,旅游業較發達。主要旅游服務設施:全國有42家飯店達到國際標準,其中部分已加入國際飯店預訂系列。漢城的洲際飯店、樂天飯店、樂天世界飯店、新羅飯店、凱悅飯店、拉馬丹文藝復興飯店、希爾頓國際飯店、喜來登-華克山莊飯店、廣場飯店、瑞士大飯店和朝鮮飯店等11家飯店被列入超豪華類別。

        主要旅游點:漢城景福宮、德壽宮、昌慶宮、昌德宮、國立博物館、國立國樂院、南山塔、國立現代美術館、江華島、民俗村、板門店、慶州、濟州島、雪岳山等。

        2002年訪韓外國游客439.2萬人次,其中日本230.7萬人次,中國30.3萬人次,美國52.6萬人次。旅游外匯收入62.8億美元。

        「交通運輸」 陸、海、空交通運輸均較發達。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交通運輸量迅速增長。全國已建成鐵路網和高速公路網。

        鐵路 截至2002年底,鐵路總長6819公里,其中復線1028.6公里,電氣化鐵路667.5公里。

        地鐵總長402公里,其中漢城287公里,釜山62.8公里,大邱27.6公里,仁川24.6公里。2002年地鐵共運送旅客25億3千萬人次。

        公路 截至2002年底,公路總長9139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637公里。擁有機動車1291.4萬輛,其中貨車432.6萬輛,小汽車858.8萬輛。

        水運 主要是海上運輸,用于對外貿易。現有28個貿易港和22個沿岸港,2001年總吞吐量達1175萬集裝箱,居世界第6位。船舶6586艘,總噸位659.2萬噸。主要港口有:仁川、群山、木浦、釜山、浦項、濟州、麗水等。韓國水路客運也較發達,2001年客運旅客555萬人次。

        空運 至2002年底,同81個國家簽有航空協定,開通國際航線135條,可飛往31個國家,80多個城市,2001年運送旅客7873萬人次。現有四個國際機場:仁川國際機場、漢城金浦機場、釜山金海機場、濟州島濟州機場。國內航線機場有:光州、大邱、蔚山、浦項、泗川、木浦、麗水、江陵和束草等。擁有飛機278架,其中客機154架,貨機24架。

        「財政金融」 近年來韓國財政收支情況如下:(單位:萬億韓元):

        1999200020012002

        收 入 108133.6144.1158.7

        支 出 121 128136.7135.6

        差 額 -13 5.6 7.423.1

        截至2002年底,韓國外匯儲備為1214億美元。

        「對外貿易」 2002年進出口總額為3148.4億美元,居世界第13位。其中進口1520.2億美元,同比增加7.7%;出口1628.2億美元,同比增加8.2%.和世界上18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經濟貿易關系,其中美國、中國、日本、東南亞為主要貿易伙伴。 近三年韓國進出口額如下(單位:億美元):

        年 份200020012002

        進口額 1604.81 1411.16 1520.2

        出口額 1722.68 1506.53 1628.2

        順 差 117.8795.37108

        主要進口產品有原油、煤炭、焦炭、原棉、鋁、原木、化學原漿等。主要出口產品有電子、紡織品、鋼鐵產品、化工、汽車、船舶、機械等。

        「對外投資」 韓國內企業2000年對外投資36.81億美元。2001年對外投資43.82億美元。2002年對外投資44.97億美元。

        「對外援助」 韓國向發展中國家提供援助始于六十年代,現每年通過官方開發援助形式向發展中國家提供2億美元左右援助。

        「外國資本」 60年代和70年代,外國直接投資僅占資本流入的一小部分。80年代起韓國逐步放寬外商投資限制,但與其經濟規模相比,仍然偏低。金融危機爆發后,韓加大引進外資力度,2000年為156.9億美元,2001年為118.7億美元。2002年引進外資額為26.9億美元,這是自1992年以來韓吸引外資最少的一年。韓國產業資源部認為,主要原因是世界經濟不景氣以及"9.11"恐怖襲擊事件的影響。

        「經濟團體」 大韓商工會議所 1948年7月正式成立。是韓國最大的民間經濟團體。現有正式會員企業7.8萬多家,在國內有62家分支機構。主要職能是:調查了解企業情況,向政府提出政策性意見和建議。作為民間團體,對國內生產、物價等進行統計調查;組織、領導會員企業的技工培訓和技術交流活動;負責與國外經濟團體的交流與合作;負責發放原產地證明等。會長樸容晟。

        韓國貿易協會 成立于1946年。有會員企業6.5萬家。主要職能是:研究韓國的貿易政策,向政府提出意見和建議;向會員企業提供各種貿易咨詢和信息服務,促進與世界各國的貿易合作,代培貿易專業人員。會長金在哲。

        全國經濟人聯合會 成立于1961年。由大企業組成,現有會員企業406家。主要職能是:代表大企業向政府提出政策性意見和建議;協助會員企業加強與國際經濟組織和國外企業的聯系;研究交流經營理論和經營方法;調查研究國內外經濟動向;加強與社會各界的聯系,組織會員企業開展各項公益事業。會長金玨中。

        中小企業協同組合中央會 成立于1979年。由中小企業組成,下屬各種行業組織717個。主要職能是:代表中小企業向政府提出政策性意見和建議;通過下屬行業組織,協助、指導中小企業的發展,開展中小企業的經營研究,向會員企業提供各種信息和資料;管理、運用為防止中小企業連鎖倒閉而設立的"共濟基金";促進中小企業的專業化和保護中小企業的經營領域;管理韓國本土的國外"產業技術研修生"(勞務)業務。會長金榮洙。

        韓國的主要企業集團有數十個,截至2002年4月,韓國前5大企業集團資產排名為:三星集團(72.4萬億韓元)、LG集團(54.5萬億韓元)、SK集團(46.8萬億韓元)、現代汽車(41.3萬億韓元)、韓進集團(21.6萬億韓元)。

        「外國援助」 1997年12月,韓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達成接受570億美元貸款的協議。截至1999年9月,韓全部提前償還了其中已提供的134億美元,外債總額減為1409億美元,債權總額1413億美元,首次成為純債權國。2001年底外債總額1199億美元。2002年底外債總額為1311億美元,其中短期外債為525億美元;對外債權總額為1816億美元。

        「人民生活」 韓國國民生活水平較高,2002年人均國民收入10013美元。住房普及率98.3%,小汽車18.03輛/100人,固定電話47.7部/100人,移動電話58.8部/100人。個人電腦67.1部/100名。男子平均壽命72.1歲,女子平均壽命79.5歲,全體國民平均壽命75.5歲。

        「軍事」 實行普遍征兵和招募志愿兵制。陸軍和海軍陸戰隊服役期為兩年半,空軍和海軍為三年。總統為三軍最高統帥。國防部長官曹永吉(2003年2月任命),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金鐘煥大將(2003年4月任命)。現有總兵力69萬,其中陸軍56萬,海軍6.7萬,空軍6.3萬,預備役304萬。2000年國防預算為13.75萬億韓元,2001年國防預算16.364萬億韓元。

        美國在韓國有駐軍3.7萬人,2002年韓國為駐韓美軍分攤的駐軍費用為4.72億美元。

        「文化教育」 1953年起,實行小學六年制義務教育。從1993年起普及3年初中義務教育。高等教育機構80%為私立。教育預算占政府預算的20%,占GDP的5%。

        全國各類學校(公立、私立)19124萬所,學生1195.7萬人,教師45.2萬多人。著名大學有國立漢城大學、延世大學、高麗大學、梨花女子大學等。

        學校(所) 學生(萬人) 教師(萬人)

        幼兒園8343 55.2 2.97

        小 學5384 413.814.75

        初 中2809 184.1 9.5

        高中(含職高) 1995 179.6 11.4

        專科大學 15996.3 1.2

        大學(含師范) 163177.2 4.4

        「新聞出版」 新聞業發達。截至2002年,共有新聞機構260家,從業人員38000人。報社60家,其中10家全國性綜合報紙,38家地方綜合報紙,7家經濟類報紙,2家外文報紙和3家體育報紙。《朝鮮日報》、《中央日報》、《東亞日報》、《韓國日報》、《大韓每日》和《京鄉新聞》為6大全國性韓文日報,除《大韓每日》外,其他報紙均屬私營。《朝鮮日報》于1920年3月5日創刊。《東亞日報》于1920年4月1日創刊。《中央日報》于1965年9月22日創刊。

        通訊社:聯合通信,1980年12月19日由合同通信社和東洋通信社合并而成,1999年再合并內外通信,是韓國新聞媒體共辦的一個合作性通訊社。該通訊社在華盛頓、紐約、洛杉磯、東京、巴黎、倫敦、曼谷、布宜諾斯艾利斯、布魯塞爾、開羅、香港、莫斯科和北京設有分社,同40家外國通訊社簽有新聞交換協定或合作協議。

        韓國目前有10家全國性廣播公司,另有地方廣播公司59家,有線廣播公司81家。

        韓國廣播公司(KBS) 1927年開始試播,自1953年開始對外廣播,政府控股廣播公司,擁有全國性廣播網,目前用韓、英、漢、法、日等11種語言播音。電視臺成立于1961年12月31日是,自1996年7月起開通兩個頻道的衛星電視節目,主要以數字信號播放。

        文化廣播公司(MBC) 1961年12月開辦,擁有全國性廣播網,電視臺成立于1969年8月,在各大城市有衛星轉播站。

        漢城廣播公司電視臺1991年12月開播。

        基督教廣播公司(CBS) 1954年開辦,私營,主要播送新聞、娛樂以及教育和宗教節目。其電視節目也有一定影響。

        遠東廣播電臺(FEBC) 1956年12月開辦,每周播送100小時的韓、英、漢、俄語節目。

        大韓民國軍隊廣播電臺 建于1954年,專門為軍隊播音。

        駐韓美軍廣播電臺 1950年10月開始播音。同其電視臺一起,專為駐韓美軍及其家屬服務,用英語全天播音。

        交通廣播電臺和電視臺,1990年6月成立。

        教育廣播電臺和電視臺,國營,1990年12月成立。

        目前,韓國共有39個電視臺,其中20個是商業電視臺。

        電視臺平日播放時間為10個半小時,假日播放時間為18個小時。

        韓國自1995年起開播有線電視,發展迅速,加入有線電視收視的家庭140多萬戶。因特網普及率較高,截至2002年底,上網人數達2627萬名,占全國人口的55.1%.

        出版業發達,注冊出版社共有19135家。2002年共出版圖書36186種,11750萬冊。雜志種類繁多,創停刊頻繁。

        「南北關系」2000年,朝鮮半島南北關系取得突破性進展。金大中總統上任后,多次提出南北首腦會晤建議。3月9日,金大中總統發表“柏林宣言”,表示愿對朝提供經濟援助,希南北實現和解,解決離散家屬問題,并互換特使就履行1991年南北和解合作協議開展當局對話。其后,雙方經過秘密接觸,于4月10日宣布6月中旬在平壤舉行南北首腦會晤。6月13~15日,金大中總統訪問平壤,與金正日委員長舉行首次歷史性會晤,雙方就南北統一、和解合作等達成五點協議,并發表共同宣言,主要內容為:國家統一問題應由其主人,即朝鮮民族同心協力,自主地加以解決;承認旨在實現國家統一的南方的邦聯制方案與北方的低階段聯邦制方案有共同之處,今后朝這一方向推進統一;在2000年“8.15”之際交換離散家屬、親戚訪問團,盡快解決非轉向長期囚犯等人道主義問題;通過經濟合作實現民族經濟的均衡發展,搞活社會、文化、體育、保健、環境等各個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增進相互信任;早日舉行當局間對話,以盡快將上述協議事項付諸實施。金大中總統鄭重邀請金正日國防委員長訪問漢城,金正日委員長同意在今后適當時候訪問漢城。首腦會晤后,9月11~14日,朝鮮勞動黨中央書記、朝鮮亞太和平委員會委員長金容淳以金正日國防委員長特使身份訪韓。雙方在年內還舉行了四次部長級會談、一次國防部長會談、二次紅會會談和二次經濟合作工作接觸,啟動了經濟合作促進委員會,簽署了投資保障等四項經濟合作協議,實現了二次離散家屬會面。與此同時,2000年南北民間經濟合作取得進展。2月下旬,雙方達成民間漁業合作協議。6月28~30日,韓國現代集團名譽會長鄭周永和現代峨山會長鄭夢憲通過板門店訪朝,與朝鮮亞太和平委員會委員長金容淳會談,金正日29日在元山會見并宴請。7月26~30日,韓國三星集團副會長尹鐘龍一行訪朝,郭范基副總理和金容淳委員長會見。8月8~10日,現代峨山會長鄭夢憲通過板門店訪朝,金正日9日在平壤會見并宴請。雙方就對韓開放開城旅游,在開城建立工業園區等達成協議。9月21日~10月3日,現代峨山會長鄭夢憲乘金剛山旅游船訪朝,9月30日陪同金正日視察現代開發的金剛山旅游區。2000年南北社會、體育、文化方面的交流也空前活躍。5月24~30日和5月29日~6月11日,平壤少年學生藝術團和平壤雜技團分別訪韓演出。8月18~24日,朝鮮交響樂團訪韓演出。其間21~22日,韓國交響樂團與其舉行聯合演出,金大中總統夫婦觀看演出并會見演出人員。8月5~12日,韓國新聞社長團訪朝,金正日會見、宴請并接受集體采訪。9月15日,南北雙方運動員在悉尼奧運會開幕式上高舉“朝鮮半島旗”同時入場。9月22日~28日,韓國白頭山觀光團訪朝參觀。10月2日,韓朝首次開始通過板門店交換日刊報紙。

        2000年,乘現代集團游輪赴金剛山旅游的韓國觀光客約21.3萬人次,迄今累計37.16萬人次。此外,2000年還有7280名韓國人訪朝,706名朝鮮人訪韓。據韓方統計,2000年韓國政府和韓國紅十字會等民間機構分別向朝提供了價值0.79和0.35億美元直接援助。韓政府還向朝提供了50萬噸糧食貸款,通過WFP向朝無償提供了10萬噸玉米。2000年雙方貿易額約為4.25億美元,突破歷史最高紀錄,比1999年增長27.5%.其中韓方進口1.52億美元,出口2.73億美元。

        另一方面,南北緊張仍未完全消除。雙方關于黃海海上軍事分界線的分歧嚴重。12月4日,韓國防部發表的《2000年度國防白皮書》仍將朝視為“主敵”。朝發表聲明和評論予以譴責,強烈要求韓收回“主敵”論。

        2001年,受其他因素影響,南北關系起伏較大。

        1月29-31日,第3次南北紅十字會談在金剛山舉行。會談討論了互換第三次離散家屬訪問團、生死和住址確認、交換信件、設立會面場所、送還剩余的非轉向長期囚等問題,并發表新聞公報。

        1月31日,第4次南北軍事事務級會談在板門店南方地區舉行,以金景德準將為團長的南方代表團和以俞英哲大校為團長的北方代表團參加。

        2月7-10日,南北經濟合作促進委員會第1次電力合作分科會議在平壤舉行。

        2月8日,第5次南北軍事事務級會談在板門店北方地區舉行。

        2月21-24日,南北經濟合作促進委員會臨津江水害防治分科第1次會議在平壤舉行。雙方就共同調查臨津江水害等問題達成協議。

        2月26-28日,第3次南北離散家屬在漢城會面。

        3月10日,韓國文化觀光部長官金漢吉一行訪問平壤,朝鮮文化相康能洙會見。

        3月20日,韓國向朝鮮提供價值約1450萬美元的兒童內衣。

        8月15日,韓國"2001民族共同活動本部"311名代表和26名記者乘2架包機經西海直航抵朝鮮,參加朝舉行的"光復節"紀念活動。

        9月15-18日,第5次南北部長級會談在漢城舉行,以統一部長官洪淳瑛為首的南方代表團和以內閣責任參事金靈成為團長的北方代表團參加。金大中總統會見了北方代表團。雙方達成如下協議:

        一、為謀求民族和解與團結,在發展雙方當局間對話與合作的同時,在相互理解和尊重的基礎上積極支持民間接觸、往來與合作。二、10月16-18日互換第4次離散家屬訪問團。三、為擴大經濟合作采取以下措施:(一)首先將新義州至漢城的鐵路和開城至汶山的公路與開城工業園區相連接,在相互提供軍事保障協議簽署生效后,立即開始連接工程,盡可能早日完工。(二)南北將積極推進開城工業園區工作,為盡快舉行工作接觸,確定工業園區的規模和具體實施計劃,并開始施工。(三)10月4日舉行當局間會談,商討陸路觀光等搞活金剛山旅游問題。(四)南北將積極合作實現南、北和俄羅斯之間的鐵路連接工作,討論連接天然氣管道的工作。(五)南北海運有關人士盡快舉行業務接觸,商討允許和平性質的民間船舶互相通過領海問題。(六)關于防治臨津江水災問題,南北將在已達成協議的基礎上,待雙方軍事當局采取必要措施后,于11月著手進行實地考察。(七)南北各自履行內部程序,使投資保護、防止雙重課稅、商事糾紛解決步驟、結算等4個協議盡快生效。(八)南北為商討共同利用北方的部分東海漁場問題,將盡快進行有關業務人員的接觸。(九)10月23日至26日召開第2次經濟合作促進委員會,討論上述經濟事務性問題。四、北方將于10月、南方將于11月各自派遣跆拳道表演團到對方地區演出。五、第6次南北部長級會談將于10月28日至31日舉行。

        10月12日,朝鮮祖國和平統一委員會發言人發表談話稱,南朝鮮以國際有關事態為借口,實施"非常警戒狀態",造成不可預測的嚴峻氣氛。在此情況下,南北對話和來往無法順利進行。決定推遲離散家屬訪問團和跆拳道表演團對漢城的訪問。

        11月9-12日,第6次南北部長級會談在金剛山舉行,未達成任何協議。

        據韓官方統計,2001年韓訪朝人數為8551人次,朝訪韓人數為191人次。雙方貿易額4.03億美元。韓批準南北經濟合作項目5個,協議金額為1386萬美元,韓政府對朝援助為7045萬美元,民間援助為6531萬美元。

        2002年,朝鮮半島南北關系繼續發展,雙方在各領域交往活躍,但受朝美關系等影響,時有起伏。

        4月3~6日,金大中總統特使、總統外交安保統一特別助理林東源訪朝,金正日會見并宴請。林向金正日轉交了金大中總統的親筆信;朝黨中央書記金容淳與林舉行兩次會談。6日,韓朝發表聯合新聞公報。內容包括雙方將本著《6.15南北共同宣言》基本精神,相互尊重,努力避免局勢緊張;按照共同宣言中民族自主團結解決統一問題的共識,恢復南北關系;決定早日連接東海線鐵路和公路及西海岸地區新義州至漢城的鐵路和開城至汶山間公路;積極推進南北對話與合作;向各自的軍事當局建議重開南北軍事當局會談;在同胞友愛、人道主義、互幫互助的原則下進行合作等。

        4月4日,旅日韓國歌手金蓮子應金正日邀請訪朝。4月10日,金正日會見并宴請金蓮子一行。

        4月6日,韓朝合資興建的和平汽車綜合工廠在南浦竣工投產。

        4月12日,南北民間團體在金剛山進行事務性接觸,并發表"南北團體共同聲明".聲明對4月5日南北聯合新聞公報表示支持和歡迎;將2002年統一運動的重點確定為通過實現民族內部團結一致,消除外來勢力造成的戰爭危險,為國家的和平與統一營造有利環境;南北團體將進一步展開旨在實現民族團結和統一的接觸與對話,舉行6.15民族統一大慶典、8.15民族共同紀念活動、南北婦女統一大會、南北青年學生統一活動等各種統一活動,謀求相互支持和團結,并進一步積極開展合作與交流。

        5月11日,應朝鮮民族和解協議會的邀請,韓國國會議員、"韓國未來聯合"建黨籌備委員會委員長樸槿惠抵朝訪問。金正日親自會見并設宴款待,朝黨中央書記金容淳與樸舉行會談。

        5月10日,韓國濟州道民訪問團抵朝訪問。

        6月14~15日,韓朝紀念"6.15共同宣言發表兩周年民族統一大慶典"在金剛山舉行。新千年民主黨、民主勞動黨、統一聯盟、民族和解合作泛國民協會、宗教組織等韓民間團體和祖國統一民主主義戰線、民族和解協會、泛民聯北方本部、職盟、青盟、農勤盟、女盟、宗教組織等朝民間團體負責人及代表,以及旅居中國、日本、美國等國家的韓僑代表共計700余人參加。除開、閉幕式外,慶典中還包括民族團結大會、對口會晤、聯合圖片展、端午節民俗游藝、聯合文藝演出等活動。雙方商定于7月26~28日在金剛山舉行青年統一大會,于9月在金剛山舉行婦女統一大會,并通過了《致七千萬同胞的呼吁書》。

        6月29日上午,韓朝海軍在黃海"北方限界線"(NLL)南側延坪島附近交火。雙方均指稱是對方首先開火挑釁。韓國防部長金東信發表聲明,要求朝方道歉并保證今后不再發生類似事件。朝中社于事發當日報道稱,此事件完全是南朝鮮軍事挑釁所致。南朝鮮妄圖以此使南北關系再度緊張,必須對此負責。朝海軍司令部發言人強調,所謂"北方限界線"是南朝鮮在50年代自行劃定的非法界線,朝從未認可,南朝鮮軍事當局必須承認"北方限界線"的非法性。

        8月2~4日,韓朝部長級會談工作代表在金剛山進行接觸,并發表了聯合新聞公報。根據公報,(一)雙方將于2002年8月12日至14日在漢城舉行第七次南北部長級會談。(二)雙方將在第七次部長級會談中就以下問題進行磋商:舉行南北經濟合作促進委員會第2次會議,商討連接南北鐵路和公路、建設開城工業園區、防止臨津江水災等問題;舉行旨在搞活金剛山旅游的第2次南北當局會談;朝經濟考察團訪韓;重開南北軍事當局會談;舉行第4次南北紅會會談;在金剛山舉行第5次離散家屬會面。(三)朝將派團參加在釜山舉行的第14屆亞運會,韓將為此提供便利和積極協助。(四)積極協助民間團體舉行"8.15漢城民族統一大會"和9月的南北足球賽。

        8月12~14日,第7次南北部長級會談在漢城舉行。以統一部長官丁世鉉為團長的韓國代表團和以內閣責任參事金靈成為團長的朝鮮代表團出席。雙方發表了聯合公報,共10項內容:(一)雙方決定8月26~29日在漢城舉行南北經濟合作促進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就連接南北鐵路及公路、建設開城工業園區、防止臨津江水害及其他經濟合作問題進行磋商。關于連接東海線鐵路與新義州~漢城鐵路(京義線)問題,南北雙方將同時開工,日期另行確定;(二)雙方將向各自軍事當局建議,盡快為連接南北鐵路和公路采取軍事保障措施,并盡快舉行南北軍事當局會談;(三)雙方有關工作人員將于9月中旬在金剛山進行接觸,討論聯合調查安邊青年電站和臨南大壩問題;(四)雙方將于中秋節期間在金剛山舉行第五次離散家屬會面,具體問題將通過板門店進行磋商。為解決離散家屬問題,雙方將于9月4~6日在金剛山舉行第四次南北紅會會談;(五)旨在搞活金剛山旅游的第二次南北當局會談將于9月10至12日在金剛山舉行;(六)雙方將積極合作,保障8月17日在金剛山舉行的朝奧委會與釜山亞運會組委會間關于朝參加釜山亞運會和傳遞白頭山圣火等問題的會談順利舉行;(七)雙方將為保障9月6~8日在漢城成功舉辦南北足球賽積極開展合作;(八)雙方決定推動跆拳道表演團的交流,韓代表團將于9月中旬訪問平壤,朝代表團將于10月下旬訪問漢城,雙方還將為此舉行有關團體間的工作磋商;(九)朝經濟考察團將于10月下旬訪韓;(十)第八次南北部長級會談將于10月19~22日在平壤舉行。

        8月14~17日,以民族和解協議會會長金英大為團長的朝代表團參加在漢城舉行的8.15光復節慶祝活動。15日~16日,韓朝代表舉行"8.15民族統一大會",大會通過了《共同呼吁書》。雙方決定,9月7~8日在金剛山舉行南北統一團體間活動,9月12~13日舉行婦女統一活動,10月3日前后舉行南北有關團體間的統一活動。8月16日,雙方代表團分組進行對口接觸。雙方還舉行了關于獨島主權和清算日本歷史的學術研討會,并發表了特別呼吁書。

        8月27~30日,南北經濟合作促進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在漢城舉行。韓財政經濟部次官尹鎮植、朝國家計劃委員會第一副委員長樸昌練分別率團與會。雙方就同時連接東海線及京義線的鐵路和公路、推動開城工業園區建設、臨津江水害防治、臨南水壩聯合勘察、投資保護、避免雙重征稅等有關經濟合作的4項協議生效、相互給予人道主義協助、朝經濟考察團訪韓、舉行南北經濟合作促進委員會第3次會議等具體問題達成協議

        9月6~8日,第四次韓朝紅十字會談在金剛山舉行。以大韓紅十字社總裁徐英勛為首席代表的韓方代表團和以朝鮮紅十字會委員長張載彥為團長的朝方代表團各5人與會。雙方就建立離散家屬會面站、繼續推進離散家屬的生死確認和書信交換工作、確認朝鮮戰爭中失蹤人員的生死和住址及第5次離散家屬團聚等問題達成協議。

        9月10~12日,以韓統一部交流合作局長趙明均為團長的南方代表團和以朝內閣事務局金澤龍部長為團長的北方代表團在金剛山舉行旨在搞活金剛山旅游的第二次當局會談,會談未取得進展。

        9月13日,南北第五次離散家屬會面在金剛山進行。

        9月13~17日韓朝在金剛山舉行連接鐵路和公路實務協議會第一次會議,就連接京義線和東海線鐵路和公路具體問題達成協議。

        9月14~15日,韓朝在板門店舉行第六次事務級軍事會談,就連接京義線和東海線設定共管區和排雷的方法等達成一致。

        9月14日,韓朝就連接京義線和東海線舉行第一次事務級會談。

        9月16日,韓KBS交響樂團抵朝訪問演出,韓國會副議長金臺植、前統一部長官樸在圭及一些國會議員也隨團抵達。朝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委員長金永南分別會見了韓國會代表團和交響樂團的主要演員。

        9月16~17日,韓朝在板門店舉行第七次南北軍事事務會談,雙方交換了各自國防部長簽署的連接南北鐵路和公路的軍事保障協議書。協議包括在非軍事區內建立南北共管區及對共管區內發生問題的協商解決辦法、非軍事區內排雷及有關具體程序、方法、開工日期等問題、連接鐵路和公路的測量及共管區的出入、工作時間及現場雙方警備人員的接觸和通訊保障問題。

        9月18日,韓朝同時舉行連接東海線和西海線(京義線)鐵路和公路開工儀式。

        9月16~18日,韓朝就共同勘察臨南大壩進行事務級接觸。

        9月23日和27日,朝體育代表團分兩批乘飛機前往韓國釜山參加亞運會。27日,朝拉拉隊代表團(343人)乘"萬景峰"號客輪從元山出發前往釜山。

        9月25日,韓國文化廣播會社(MBC)代表團抵朝訪問。

        9月12~14日,韓朝在金剛山舉行連接非武裝區鐵路和公路的工作會談。

        10月13日,南北及海外青年學生統一大會在金剛山舉行。

        10月16~17日,南北婦女統一大會在金剛山舉行。

        10月19~23日,南北第八次部長級會談在平壤舉行。韓統一部長丁世鉉和朝內閣責任參事金靈成分別率團與會,會后發表聯合公報:(一)南北按照6.15共同宣言的精神,共同努力保障朝鮮半島的和平與安全,為通過對話方式解決包括核問題在內的所有問題而積極合作;(二)南北在部長級會談中積極推進西海線和東海線鐵路和公路建設項目同時迅速取得進展,雙方首先將東海線鐵路和公路連接至金剛山地區、西海線連接至開城工業區入口,雙方加快東海線鐵路連接工程,南方加快連接至江陵的鐵路;(三)南北將在開城工業區進行工作磋商,討論在12月舉行開城工業區開工儀式等建設及事務性問題;(四)南北為簽署雙方民間船只通過對方水域和安全運行等海運合作的海運協議定于11月在金剛山舉行事務級接觸;(五)南北根據鐵路和公路首次連接的進展情況,就有關人員通行及物資運輸的通行協議簽署問題進行協商;(六)南北就南方漁民利用部分北方東海漁場的問題盡早在金剛山舉行事務級接觸;(七)南北盡快建設離散家屬會面站,積極推動紅會間工作,確認戰爭時期失蹤人員的生死和住址;(八)南北第九次部長級會談將于2003年1月在漢城舉行。

        10月23~26日朝鮮跆拳道委員會示范團赴漢城進行表演。

        10月26日~11月3日,以國家計劃委員會委員長樸南基為團長、朝勞動黨中央委員會第一副部長張成澤、金熙澤、化學工業相樸鳳柱為主要團員的朝經濟考察團訪韓。代表團轉交了金正日贈給金大中總統等韓各界人士的禮品。

        10月30~11月2日,韓朝在平壤舉行開城工業區建設第一次會議。

        10月30~11月2日,韓朝在平壤舉行臨津江水災防治第二次會議并發表聯合新聞公報。

        10月31~11月2日,韓朝紅會在金剛山舉行會談,討論在金剛山設立離散家屬會面站。

        11月6~9日,南北在平壤舉行經濟合作促進委員會第三次會議。雙方就盡快連接東海線和西海線鐵路和公路、保證開城工業區建設、就民用船只通過對方領海和安全航行商談簽署海運協定、為已達成的四項經濟協議提供制度保障、實現韓經濟考察團訪朝、舉行南北經濟合作促進委員會第四次會議等問題達成協議。

        11月18~20日,南北在金剛山舉行鐵路和公路連接第二次會議,就聯合勘測的程序和車輛運行方法達成協議。

        11月18~20日,南北在金剛山舉行海運合作工作磋商。

        11月25~30日,韓濟州道民運動本部代表團應邀訪朝。

        12月15~17日,韓朝紅會在金剛山舉行第二次工作磋商并發表聯合新聞公報。

        12月15~17日,南北就連接鐵路和公路在金剛山舉行第三次工作磋商,會后發表聯合新聞公報。

        12月25~28日,韓朝在平壤舉行第二次海運工作接觸,雙方團長簽署了南北海運協議。

        2002年韓朝貿易額約為6.42億美元,同比增長59.3%.其中韓方出口額為2.72億美元,進口額為3.7億美元。

        「對外關系」 二次大戰后,韓國以對美、日外交為主。七十年代初開始推行門戶開放政策。1988年盧泰愚總統任職后,大力推行“北方(指社會主義國家)外交”。1993年金泳三總統就職后,提出“世界化、民間化、多邊化、多元化、區域合作和面向未來”的外交政策。1998年2月,金大中總統就任后,繼續致力于鞏固與美、日的同盟關系,同時加強與中、俄的友好關系。對朝,金大中推行和緩政策,提出互不使用武力、不搞吸收統一、加強南北交流與合作的“對北三原則”。2000年6月,金大中與朝鮮領導人金正日實現歷史性的首腦會晤,南北關系明顯緩和,雙邊交流與合作有所加強。2003年2月,盧武鉉總統就任后,強調發展韓美互惠平等關系,促進韓中日東北亞區域合作,同時加強同俄、東盟、歐盟等其他國家的關系,積極參與地區和國際事務。

        截至2002年底,韓國已和185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駐外機構128個。

        「同我國的關系」 中韓于1992年8月24日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建交后兩國各方面關系發展迅速。1998年11月,韓國總統金大中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雙方決定建立面向二十一世紀的合作伙伴關系。

        2000年,中國同韓國之間的合作伙伴關系在各個領域繼續取得良好發展,邁向全面發展的新階段。

        2000年9月6日和11月15日,江澤民主席分別在出席紐約聯合國千年首腦會議和文萊亞太經合組織第八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在下榻飯店兩次會見韓國總統金大中,就中韓關系、朝鮮半島局勢和其它共同關心的問題交換意見。8月29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李鵬在紐約出席千年議長大會期間在下榻飯店會見韓國國會議長李萬燮。10月17~22日,國務院總理朱基應金大中總統邀請對韓國進行正式訪問。訪問期間,朱總理與金大中舉行會談、會見了韓國總理李漢東、國會議長李萬燮和主要政黨領導人及工商界知名人士。雙方一致同意將中韓合作伙伴關系推進到全面發展的新階段。雙方并就成立中韓投資促進機構、二十一世紀中韓經濟合作研究會,設立支持中國西部地區綠化造林的項目,中國在韓國設立文化中心等問題上達成一致。訪問期間,唐家璇外長與韓國外長李廷彬分別代表本國政府正式簽署了《中韓引渡條約》。4月27~29日,韓國外長李廷彬應唐家璇外長邀請正式訪華。2月23日,中國駐韓國大使武大偉與韓國外長李廷彬在漢城互換《中韓刑事司法互助條約》批準書。8月3日,唐家璇外長在北京與韓國駐華大使權丙鉉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大韓民國政府漁業協定》。

        2000年,韓國訪華的主要代表團還有:1月,韓國法務部長官金正吉應司法部長高昌禮邀請訪華,雙方簽署了兩國《司法與法務交流合作協議》。2月,韓國外交通商部次官補(部長助理)張在龍作為韓國駐華使館客人來華;韓國文化觀光部次官金順珪應邀訪華。3月,韓國情報通信部前任長官南宮皙應信息產業部邀請,以金大中總統特使身份訪華。4月,韓國海軍參謀總長李秀勇上將應中國海軍司令員石云生的邀請訪華。5月,韓國國會副議長金奉鎬應全國政協邀請訪華。6月,韓國前總統盧泰愚應中國人民外交學會邀請訪華;韓國前總統金泳三應哈爾濱工業大學邀請訪華;韓國國際交流財團理事長李仁浩率團訪華;韓國外交通商部次官潘基文奉金大中總統之命來華通報南北首腦會晤情況。8月,韓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曹永吉上將應總參謀長傅全有的邀請訪華。9月,韓國大法院院長崔鐘泳應最高人民法院院長肖揚邀請訪華。12月,以韓和甲最高委員為團長的韓國新千年民主黨代表團應中國共產黨邀請訪華。

        2000年,中國訪韓的主要代表團還有:1月,中央軍委副主席、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遲浩田上將應韓國國防部長官趙成臺邀請對韓國進行正式友好訪問。3月,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副部長陳新華率團出席中韓經濟聯委會第八次會議。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書記處書記兼中組部部長曾慶紅應韓國政府邀請訪韓;中國全國政協副主席趙南起應韓國國會邀請訪韓;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上海市委書記黃菊應韓國政府邀請訪韓。12月,中國文化官員代表團訪韓,雙方在漢城簽署了中韓2001至2002年文化交流計劃。

        據中國海關總署統計,2000年中韓貿易額為345億美元,同比增長37.8%。其中中方出口112億美元,進口233億美元。截止2000年底,中方共批準韓國企業來華投資項目15395項,協議金額186.72億美元,實際使用金額102.45億美元。

        2000年底,中國在韓國學習的留學生、進修生為1615人;韓國在華學習的留學生、進修生為16787人,成為在華留學人員最多的國家。

        2001年,中韓合作伙伴關系在各個領域繼續取得良好發展。2001年10月19日,江澤民主席在上海錦江飯店會見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5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APEC)的韓國總統金大中,就中韓關系、朝鮮半島局勢和其它共同關心的問題交換了意見。5月23-27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李鵬應韓國國會議長李萬燮邀請,對韓國進行正式訪問,分別會見了金大中總統、李萬燮議長、國務總理李漢東。11月5日,朱镕基總理出席在文萊舉行的第5次東盟與中日韓領導人會議期間,會見金大中總統。6月19-22日韓國總理李漢東應朱镕基總理邀請訪華,朱總理會談,江澤民主席、李鵬委員長分別會見。

        2001年,韓國訪華的主要代表團還有:2月,韓國國會統一外交通商委員會委員長樸明煥率領的該委員會代表團;以李仁濟最高委員為團長的韓國新千年民主黨代表團;3月,韓國勞動組合總聯盟委員長李南淳。4月,韓國海洋水產部次官洪承勇。5月,應全國人大外委會邀請,權哲賢會長為團長的韓國國會"21世紀東北亞研究會"代表團;以金重權最高委員為團長的韓國新千年民主黨代表團;韓國外交通商部長官韓升洙來華參加第三屆亞歐外長會議。7月,徐清源會長為團長的韓中親善協會西部考察團;韓國監察院院長李種南;韓國大國家黨副總裁李富榮為團長的韓國會議員代表團;韓國國會事務總長金炳午。8月,韓國大國家黨副總裁孫鶴圭為團長的21世紀韓中交流協會代表團。10月,韓國大國家黨副總裁崔秉烈率領的韓國政治家代表團。韓國忠清南道知事沈太平。12月,韓國21世紀韓中交流協會會長金漢圭。

        2001年,中國訪韓的主要代表團還有:1月,重慶市人大副主任周建中率領的重慶市代表團。3月,省委副書記孫春蘭率領的遼寧省代表團; 4月,中聯部部長戴秉國率領的中國共產黨代表團;黃鎮東部長率領的交通部代表團;俞曉松會長率中國經貿代表團出席第六次中韓民間經濟協議會;上海市人大副主任漆世貴率領的上海市代表團;應我駐韓國大使邀請,李炳才常務副主任率領的國務院臺辦代表團;中國記者協會主席邵華澤率領的記協代表團。5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婦聯主席彭珮云率領的中國婦女代表團出席在漢城舉行東北亞婦女領導人會議;張平副省長率領的安徽省代表團;上海市副市長周慕堯一行;外交學會會長梅兆榮率團出席在韓國慶州舉行的“中韓未來論壇”第8次會議。6月,于迅副省長率領的海南省代表團;省人大副主任張凱率領的廣東省代表團;自治區副主席張舟率領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代表團;薄熙來省長率領的遼寧省代表團;7月,中國僑聯副主席唐聞生一行。8月,省委副書記李源潮率領的江蘇省代表團;省人大副主任童萬亨率領的福建省代表團。 9月,鐘啟權副省長率領的廣東省代表團;張成義副省長率領的黑龍江省代表團;孫用和副省長率領的江西省代表團;中國伊斯蘭教副會長馬云福率領的中國穆斯林代表團;全國政協副主席馬萬祺。10月,齊景發副部長率領的農業部代表團;國家計委主任曾培炎一行;郭庚茂副省長率領的河北省友好經濟代表團;王述祖副市長率領的天津市代表團;海南省人大副主任王信用一行參加三亞-漢城國際航線首航儀式。11月,李建國書記率領的中國共產黨陜西省代表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鐵迪率領的上海市代表團;中國銀行劉明康董事長。12月,張保慶副部長率領的教育部代表團;鞏德順副省長率領的陜西省代表團;吉林省政協副主席鄭龍哲一行。

        據中國海關總署統計,2001年中韓貿易額為359.1億美元,同比增長4.1%。其中中方出口125.2億美元,進口233.9億美元。截至2001年底,中方共批準韓國企業來華投資項目18517項,協議金額222.88億美元,實際使用金額122.28億美元。

        2001年底,中國在韓國學習的留學生、進修生為1815人;韓國在華學習的留學生、進修生約1.6萬人,成為在華留學人員最多的國家。

        2002年,中韓共同紀念了建交10周年,兩國之間的合作伙伴關系在各個領域繼續取得良好發展。

        2002年8月24日,中韓建交10周年之際,江澤民主席與金大中總統互致賀電,唐家璇外長與韓國外長崔成泓互致賀電。10月,江澤民主席在墨西哥APEC會議期間會見韓國總統金大中,就朝核問題交換了意見。12月,江澤民主席電賀盧武鉉當選韓國第16屆總統。11月,朱镕基總理在柬埔寨出席10+3首腦會議期間會見了韓國總理金碩洙。2002年1月,韓國國會議長李萬燮應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李鵬的邀請訪華,李鵬委員長會談,江澤民主席、李瑞環主席分別會見。4月,韓國國會議長李萬燮來華出席亞州議會和平協會第三屆年會,李鵬委員長會見。同月,韓國總理李漢東來華出席博鰲亞洲論壇首屆年會,朱镕基總理會見。

        2003年2月,錢其琛副總理代表中國政府專程赴韓出席盧武鉉總統就職儀式。

        2002年,韓國訪華的主要代表團還有:1月,韓國國際關系研究所理事長崔鐘起率領的韓國國會議員代表團;韓國前總理李壽成;韓國國會韓中議員論壇會長孫鶴圭一行;韓國空軍參謀總長李億秀一行;韓國外交通商部次官補任晟準。3月,韓國前總理姜英勛;韓國國會法制司法委員會委員長樸憲基一行;韓國文化觀光部長官南宮鎮;韓國外交通商部長官崔成泓。5月,韓國韓中友協會長樸晟容;韓國聯合國協會會長、前外長李相玉一行;韓國國際交流財團理事長李仁浩一行。6月,韓國大韓商工會議所會長樸容晟率領的韓中民間經濟協議會代表團;韓國前議長金在淳率領的韓國新亞洲研究會代表團。7月,韓國新千年民主黨最高委員韓光玉率領的新千年民主黨代表團;韓國前駐華大使黃秉泰。8月,韓國大國家黨政策委員會委員長、國會議員李康斗率領的超黨派國會議員代表團;韓國文化觀光部次官樸文錫;韓國國防部次官權永孝。9月,韓國大國家黨總統候選人李會昌;韓國空軍大學校長李權浩;韓國法務部長官金正吉。10月,韓國農林部長官金東泰一行;韓國京畿道知事孫鶴圭一行。11月,韓國前總理李壽成;韓國前總統盧泰愚。12月,韓國產業資源部次官林在圭;韓國科技部次官李升久;韓國國際勞動財團事務總長元正淵一行。

        2002年,中國訪韓的主要代表團還有:1月,國務院新聞辦副主任李剛一行。2月,文化部長孫家正率領的中國政府文化代表團。3月,中聯部副部長王家瑞。5月,兩艘中國海軍軍艦訪韓;遼寧省副省長劉克田;國務院新聞辦主任趙啟正。6月,人民日報社社長許中田一行;中國中央電視臺臺長趙化勇;中聯部副秘書長劉洪才;國家經貿委主任李榮融一行。7月,揚州市委書記孫志軍。8月,外交部長唐家璇;文化部副部長周和平率領的中國政府文化代表團。9月,外交學會梅兆榮會長;國家宗教事務局葉小文局長率領的中國宗教工作者代表團;外經貿部副部長魏建國率領的政府經貿代表團;新華社副社長馬勝榮率領的新華社代表團;國家體育總局局長袁偉民率領的中國亞運會表團;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副局長郭汝斌;政治局委員、社科院長李鐵映。10月,全國政協副主席王文元率領的全國政協代表團;澳門特區長官何厚鏵率領的特區政府代表團;中國證監委董事長陳耀先;河南省副省長李成玉率領的河南省代表團;甘肅省副省長洛桑o靈智多杰率領的殘運會代表團;中國工程院院長徐匡迪;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刀述人率領的中國佛教協會代表團;中國ASEM高官王學賢;青島市市委書記兼市長杜世成。11月,藏學研究中心副總干事陳虹率領的中國藏學家代表團;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王景川。12月,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王進東;教育部副部長率領的章新勝率領的教育部代表團。

        4月15日,中國國際航空公司CA129航班在韓國釜山金海機場附近墜毀,死亡126人,失蹤2人,江澤民主席和金大中總統分別互致慰問電。

        據中國海關總署統計,2002年中韓貿易額為440.71億美元,同比增長22.8%。其中中方出口154.97億美元,增長23.8%;進口285.74億美元,增長22.2%.中國已成為韓國第二大出口對象國,僅次于美國。截至2002年底,中方共批準韓國企業來華投資項目22232項,協議韓資274.9億美元,實際使用150.2億美元。從項目上看,我是韓最大的海外投資對象國,從金額上,我排名第二。

        2002年底,中國在韓國學習的留學生、進修生約為3000人;韓國在華學習的留學生、進修生約2.2萬人,是在華留學人員最多的國家。

        中韓友好協會于1993年6月29日成立,會長朱穆之。截至2002年底,北京、上海、天津、遼寧、山東、海南等省、市與韓國的漢城、釜山、仁川、京畿道、慶尚南道、濟州道等69對省、道(市)、城市建立了友好關系。

        中國駐韓國大使:李濱。館址:漢城特別市鐘路區孝子洞54番地。電話:0082-2-7381038.傳真:0082-2-7381077.領事部電話:0082-2-7381164,7381194~6,商務處電話:0082-2-2537521~3.網址: http://www.chinaemb.or.kr

        韓國駐華大使:金夏中。館址:北京朝陽區三里屯東四街3號。電話:65320290.領事部電話:65326771.

        韓國于1993年12月在臺灣設立了韓國駐臺北代表處,代表孫勛。1994年1月,臺灣在韓國設立了臺北駐韓代表處,代表李宗儒。

        「同美國的關系」 韓美于1949年1月建交。韓美為同盟關系,美在韓駐軍3.7萬,掌握韓國軍隊戰時作戰指揮權,對韓負有安全防衛義務。

        2000年1月,韓美議員外交協議會在漢城舉行。2月,韓、美、日三方對朝政策協調會(TCOG)在漢城舉行。3月,韓國外長李廷彬訪美;韓美簽署社會保障協定。6月,韓美第18次東北亞安全會議在華盛頓舉行。7月,美國務院朝鮮半島問題特使卡特曼訪韓。8月,韓美舉行關于修改《駐韓美軍地位條約》(SOFA)的磋商;美太平洋司令DENNIS BLAIR訪韓;韓、美、日舉行對朝政策協調會(TCOG)。9月,韓國總統金大中同美國總統克林頓在紐約舉行的新千年首腦會議期間舉行會晤;韓美舉行第32屆年度安全協調會。10月,韓、美、日舉行對朝政策協調會(TCOG);韓美舉行關于修訂《駐韓美軍地位協定》(SOFA)的磋商;韓國執政黨新千年民主黨最高委員韓和甲訪美;美國務卿奧爾布賴特訪韓。12月,韓美舉行關于修訂《駐韓美軍地位協定》(SOFA)的磋商;美國務院朝鮮半島問題特使卡特曼訪韓;韓美就“老根里事件”舉行兩次磋商。

        2001年2月,韓國外交通商部長官李廷彬訪問美國。3月,韓國總統金大中訪問美國,同美國總統布什舉行會談,雙方重申韓美之間的傳統同盟關系,并同意進一步發展兩國在外交、安保、經濟、社會、通商、文化等各個領域的全方位合作伙伴關系。5月,金大中同布什通電話,雙方討論了美國的MD計劃和兩國在對朝鮮政策方面緊密合作問題。9月,金大中表示支持美國就“9.11”事件所做的努力。10月,金大中在上海出席APEC會議期間,會見布什。

        2002年2月,布什訪問韓國,同金大中總統舉行會談,布什公開宣稱支持金大中的"陽光政策".3月,韓外交通商部次官補任晟準訪美。4月,韓美簽署了分擔防衛費用特別協定,韓外長崔成泓訪美。7月,韓外交通商部次官李泰植訪美。10月,美國務院助理國務卿凱利在訪朝后訪問韓國,通報訪朝情況。12月,韓美元首就朝核問題通電話交換意見。

        「同日本的關系」 受歷史因素影響,韓國同日本于1965年12月才正式建立外交關系。目前兩國在各個領域有著廣泛的交流與合作,但兩國也存在獨島(日本稱“竹島”)主權歸屬等問題。

        2000年1月,韓國總統金大中與日本首相小淵惠三交換電視致辭。3月,韓國農林部長官金成勛訪日;第11屆韓日科技合作委員會在漢城舉行;第7屆韓日原子能合作委員會在漢城舉行。6月,金大中總統赴日本參加日本首相小淵惠三的葬禮。8月,日本社民黨黨首土井多賀子和參議員回英夫訪韓。9月,第8屆韓日論壇舉行;金大中總統非正式訪日。11月,韓日舉行安全政策協議會。

        2001年5月,韓國外交通商部長官韓升洙召見日本駐韓國大使寺田輝介,正式要求日本修改歪曲歷史的教科書。10月,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訪問韓國,雙方因歷史問題而緊張的關系得以緩解。當月,金大中與小泉在參加上海APEC會議期間舉行會晤。

        2002年1月,韓日國民交流年活動開幕。當月,韓國外長韓升洙訪日。3月,韓外長崔成泓訪日。3月21日~23日,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訪韓。4月,韓日簽署了引渡條約。4月21日,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參拜靖國神社,韓國外交通商部發表聲明表示抗議。5月31日,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赴韓參加世界杯開幕式并順訪韓國。6月30日,韓國總統金大中赴日參加世界杯閉幕式并順訪日本。7月,日本外相川口順子訪韓。

        「同俄羅斯的關系」 韓國同原蘇聯于1990年9月30日建交。蘇聯解體后,韓國與俄羅斯繼續保持外交關系。

        2000年2月,韓俄裁軍及不擴散磋商在莫斯科舉行。7月,韓俄環境共同委員會在漢城舉行。

        2001年2月,俄羅斯總統普京訪韓,與金大總統舉行會談,雙方就經濟合作及朝鮮半島形勢等交換了意見,發表了“韓俄共同聲明”。10月,金大中總統在出席上海APEC會議期間再次會見普京。

        2002年1月,韓國外交通商部次官崔成泓訪俄。3月,韓國外交通商部次官金恒經訪俄。5月,俄羅斯在慶祝衛國戰爭勝利57周年時遭遇炸彈恐怖襲擊,42人遇難,金大中總統向普京總統發去了慰問電。7月,俄羅斯外長伊萬諾夫訪韓。11月,第五屆韓俄貿易共同委員會召開。

        「同其他國家和國際組織的關系」 2000年2月,印度尼西亞總統瓦希德對韓國進行國事訪問。3月,金大中總統分別訪問意大利、法國、德國,簽署了《韓意社會保障協定》、《韓意旅游協定》、《韓法軍事秘密保護協定》、《韓德社會保障協定》、《韓德防止雙重征稅協定》。5月,韓國分別同印度和印度尼西亞舉行通商部長會談。7月,阿曼外長 訪韓;韓國外長李廷彬參加第七次東盟地區論壇外長會;李廷彬外長訪問印度。8月,越南外長阮頤年訪韓;馬里外長SIDIBE訪韓。9月,韓國與圣馬力諾建交。10月,意大利外長迪尼訪韓;沙特第二副首相兼國防與航空大臣蘇丹。本。阿卜杜勒-阿齊茲親王訪韓;第三屆亞歐首腦會議(ASEM)在漢城舉行期間,金大中總統與法國總統希拉克、丹麥首相拉斯穆森、芬蘭總統哈洛寧、英國首相布萊爾、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德國總理施羅德、西班牙總理阿斯納爾、荷蘭總理維姆。科克、文萊國王博爾基亞、葡萄牙總理古特雷斯等舉行雙邊會晤。11月,第10屆東北亞合作對話(NEACD)在漢城舉行;12月,金大中獲諾貝爾和平獎,出席了在瑞典舉行的頒獎儀式并訪問瑞典;柬埔寨外長賀南洪訪韓。

        2001年1月,巴西總統 日卡多佐訪韓。2月,安哥拉總統多勞斯桑托斯訪韓,雙方簽署了“發展經濟合作備忘錄”和“外交合作議定書”,并宣布兩國“經濟科技協定”生效。蒙古總理巴嘎班迪訪韓。3月,捷克總統澤曼訪韓,雙方簽署“核能合作協定”。4月,哥斯達黎加總統羅德里格斯、柬埔寨王國首相洪森訪韓 .5月,歐盟輪值主席國瑞典首相約蘭 .佩爾松訪韓;新西蘭總理海倫。克拉克訪韓,簽署兩國罪犯引渡條約。8月,越南國家主席陳德良訪韓。12月,金大中總統訪問英國,出席在挪威舉行的諾貝爾和平獎100周年專題討論會;訪問匈牙利,雙方簽署“信息通信合作協定”、“電子零件共同研究協定”等。

        2002年1月,挪威總理邦德維克訪韓。同月,韓國與阿富汗復交。2月,蒙古總理恩赫巴亞爾過境并順訪韓國。同月,韓國與立陶宛簽訂互免簽證協定。3月,印度尼西亞總統梅加瓦蒂訪韓,雙方簽訂資源合作協定和刑事犯罪合作條約。4月,芬蘭總統哈洛寧訪韓。同月,韓國與沙特阿拉伯簽訂投資保障協定。5月,世貿組織(WTO)總干事摩爾、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丹麥王子約阿基姆訪韓。6月,波蘭總統克瓦希涅夫斯基訪韓。8月,韓國駐東帝汶大使館開館。11月,韓國總理金碩洙訪問柬埔寨、孟加拉國。


      Tag:
      外語教育微信

      論壇新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