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未來創造科學部23日在第30次國家政策調整會議上報告并正式公布了“吸引和利用海外人才的方案”。該方案的主要內容為,為引進具有創新能力和企業家精神的國際人才、實現創造經濟,政府將大幅加強對海外人才的支援,放寬簽證簽發限制,力爭到2017年引進海外人才3.6萬名,比2012年增加50%。
據報道,方案將海外人才分為三種類型——研究教育型、企業活動型、未來潛力型,決定“因材”提供不同的援助。研究教育型海外人才主要在大學或研究機構從事研究、教育工作,韓國政府將為有卓越成就者提供更多優惠和支援,并從今年起與歐洲研究理事會(ERC)推行“韓國-歐盟優秀研究人員交流合作研究”項目,每年在基礎科學研究領域派出40人進行交流,并新設“韓國研究獎學基金(Korea Research Fellowship,暫定)”項目,截至2017年選出200名援助對象。
為吸引企業活動性人才,韓國政府將積極宣傳韓國的人才吸引政策和中小、中堅企業,將“海外人才專用技術創業”支援對象從去年的10組增加到今年的30組。此外還將啟動有美國專家參與的“全球導師團”、三星電子參與的“韓-印度軟件合作中心”,幫助中小、中堅企業利用海外人才積極開拓海外市場。
為吸引未來潛力型人才,即優秀留學生,韓國政府將把政府獎學金對象從去年的827名增加到2017年的1000名,將戰略產業人才及資源強國留學生規模從去年的336名增加到2017年的650名,并擴大每年為80余名海外同胞提供的獎學金規模。
此外,韓國政府還決定改善教育、居住、文化等環境,為外國人營造更舒適的居住環境,放寬對海外人才的電子簽證簽發門檻,將準永居資格簽證F-2的滯留期限從3年延長至5年。
韓國未來部長官崔文基表示,為實現創造經濟,韓國需要積極推動中小企業和風險企業進軍全球市場,同時進一步提高大學和研究機構的研究實力。為了做到這一點,我們需要擴大與海外優秀機構及人才的交流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