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其他國家一樣,韓國的大學也分為私立和國立兩種。其中,國立大學具有少而精的特點,在首都漢城、5個廣域市(相當于中國的直轄市)和道(相當于中國的省)各設一所。韓國大學的教學設施和水平與發達國家相當,教師都持碩士以上文憑,多數都具有在海外留學的背景。目前韓國共有大學生30多萬人,約占總人口比例的0.6%。
為了更好地融入國際社會、促進本國的教育水平和提高學生素質,韓國政府近幾年來一直致力于國際化教育體系的盡早建立和完善。韓國從去年開始放開了教育政策,鼓勵外國學生前來留學。目前韓國大學里的國際學生平均占學生總數的10%,但這個數字離國際化的要求還相差甚遠。同西方國家的大學相似,為了普及國民高等教育,韓國的大學也采取寬進嚴出的策略。讀研究生實行擇生制,不需考試。對中國學生來說,讀學士和碩士學位課程相對容易。
韓國的學習和生活費用很低廉,每年學費和生活費加起來大概需要6萬元人民幣(國立大學1年的學費在2萬元人民幣左右,并容易爭取到獎學金和學費減免),1年的開銷最高不超過8萬元人民幣。韓國對留學生打工沒有限制,留學生可以利用寒暑假(加起來約有5個月)全天打工,一方面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支持學費,另外還可以接觸社會、領略當地獨特的文化和傳統,從中汲取養分。特別是對于中國學生來說意義尤其重大,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充分認識這個號稱亞洲四小龍之一的國家,研究、學習和借鑒人家的發展和治理經驗,對自己回國以后事業的發展一定有許多益處;同樣,在韓國學漢語也非常流行,已經成為很多年輕人“充電”的手段之一,因為兩國經濟生活的密切為他們的就職提供了很大的可以施展才華的空間。大部分到韓國留學的中國學生都業余教授漢語或到韓國人的家里輔導漢語知識,這樣即可以掙得部分學費,又可以交很多好朋友,可謂一舉兩得。
韓國政府給予認證的韓國語考試叫做KPT(Korean Proficiency Test),中國學生可在每年的9、10月份參加在北京大學和上海外國語大學舉行的KPT考試。通過韓語3級以上考試就可以申請讀韓國大學的本科專業;如未通過,可先到韓國大學的語言中心補習韓國語,國內高中畢業生和同等學歷者就可以申請韓語研修。這對于國內那些未考上大學、家境又不是很富裕的學生來說不啻為一條可以考慮選擇的成才之路。在語言研修結束以后,學生就可以憑國內的學歷申請韓國的大 學本科、大專續本科、碩士或博士課程。另外,韓國的一些大學還設有全英語教學的碩士生和博士生專業課程,直接招收優秀的外國留學生,不需要韓語成績,只要有托福或雅思成績就可以了。
總而言之,韓國發達的國際化教育、簡單的留學手續和相對低廉的費用,加之與中國文化淵源深厚,國民對中國留學生非常友好。我們相信選擇赴韓國留學的中國學生會越來越多。
韓國的高等教育概況
韓國的高等教育機關包括大學、產業大學、專科大學、教育大學、廣播通訊大學、技術大學及各種學校。韓國的大學根據其設立主體的不同,分為國家設立經營的國立大學、地方自治團體設立經營的公立大學,以及學校法人設立經營的私立大學。關于大學的招生工作,政府規定最低限度的基本事項,以提高大學的自主性。各大學自主地決定并執行學校生活記錄簿、大學修學能力考試、論述考試、資格證、推薦信等所有申請資料的運用與否及反映標準,從而大幅度地提高了大學的招生權。截止到2007年4月1日,韓國共有412所大學。其中包括本科大學175所,專科大學152所,研究生院大學36所,遠程大學17所,產業大學14所,教育大學11所,其他7所。
大學
大學教育的目的是教授并研究國家及人類社會發展所必需的學術的深奧理論及其廣泛精致的應用方法,培養領導才能,授課年限是4年至6年。醫學、韓醫學、牙醫學為6年課程。設有文學、法學、神學、政治學、經濟學、經營學、行政學、教育學、圖書館學、理學、工學、牙醫學、韓醫學、藥學、護理學、農學、獸醫學、水產學、美術學、音樂學等30多個專業的學位課程。大學的畢業學分一般為140學分。大學向修完校規上規定課程的人頒發學士學位。
專科大學
專科大學分為人文社會系列、自然科學系列、工學系列、藝術體育系列、保健系列等專業領域,授課年限為2年至3年,畢業學分為80學分(2年制)或120學分(3年制)。專科大學向修完校規上規定課程的人頒發專門學士學位。專科大學畢業生可以插班到大學、產業大學或廣播通訊大學繼續學業。
研究生院
研究生院的目的是在追求更加深奧的大學教育目的的同時,培養學術研究的指導能力及獨創性。研究生院分為以學術研究為主的一般研究生院和以實務為中心的專門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