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口: 4838.7萬(韓國行政自治部根據2004年1月1日),全國為單一民族,通用韓國
語。宗教以佛教、基督教為主。
2、位置: 大韓民國位于亞洲東北部,是大陸連接的由北向南伸展的半島國家。半島南北長約1000公里,東西最短距離為216公里,總面積22萬平方公里。半島的西北部與中國的東北部接壤,鴨綠江和豆滿江是韓國和中國以及俄羅斯的國土分界線。半島東北部的東海與日本相望。韓國位于東經124~132度之間,標準時間子午線是135度,比世界標準時間快9個小時。全國國土的70%是山地和丘陵地帶,東北部的地形最為陡峭崎嶇,西南部是一望無際的平原也是韓半島的谷倉。半島東部的海岸線較平直且水深,西部海岸線較曲折而水淺,南部海岸曲折多灣,分布著3400個大小島嶼。韓國的河川寬廣,流速緩慢,呈現大陸性的特征。重要的河流有漢江(494公里),錦江(401公里),洛東江(525公里)等。
3、氣候:
韓國氣候
韓國氣候背景:韓國位于亞洲大陸的東北部,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四季分明,春、秋季較短,天空晴朗、陽光明媚、氣候溫和宜人;夏季炎熱、潮濕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多雪。
韓國各季之間溫差較大,最熱的8月份,平均溫度為19~27℃;最冷的1月份,平均溫度在-8~6℃;各地年平均降雨量在1,000~1,700mm之間,平均溫度為6~16℃。
早春時節常常刮風下雨,大風帶來“黃色沙塵”,天氣變化有時頗難預測。但到了4月中旬,天氣轉暖,滿山遍野開滿了爭奇斗艷的鮮花。韓國農民每年在這時候平整秧田、種植水稻。
6~8月是雨季、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二分之一。7、8月是高溫潮濕的酷暑。大部分的韓國人在這一時期至高山或濱海地區避暑度假。
秋季空氣清新,天空蔚藍,景色宜人。鄉村都染上了豐富的斑斕色彩。秋天是收獲的季節,在這一季節中有許多源于古代農事習俗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