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英語 日語日語 法語法語 德語德語 西班牙語西班牙語 意大利語意大利語 阿拉伯語阿拉伯語 葡萄牙語葡萄牙語 越南語越南語 俄語俄語 芬蘭語芬蘭語 泰語泰語 丹麥語丹麥語 對外漢語對外漢語
      熱門標簽: 韓語詞匯 因為難 破譯韓文字體
      當前位置: 首頁 » 韓語入門 » 韓語入門學習 » 正文

      韓語(朝鮮語)的概況

      發布時間:2010-04-19     來源:互聯網    進入韓語論壇
      (單詞翻譯:雙擊或拖選)

      韓語(也有稱韓國語),在普通話中,其正式學名為“朝鮮語”,但在民間中,不正式場合下也可稱韓語或韓國語。朝鮮語(韓國稱韓語),是韓國的官方語言,而在朝鮮繼續稱為朝鮮語,二者本質相同。現在使用人數約7000萬名,主要分布在朝鮮半島。中國的東北三省,美國,日本,前蘇聯的中亞各國及遠東地區也有分布.韓語(朝鮮語)的詞匯分為固有詞,漢字詞和外來語借詞。
        廣義上,“朝鮮語”與“韓語”并無區別,是同一種語言;狹義上,“朝鮮語”指朝鮮官方語言,“韓國語”指韓國的官方語言。
        現代韓語是以首爾(即漢城)官方話為標準的“標準韓國語”,朝鮮使用的朝鮮語則為“標準朝鮮語”。
        朝鮮語和韓國語是同一種語言,但由于長達半個多世紀南北交流的中斷,特別是普通百姓之間的交流極少,加上兩國發展情況不同,現代韓國語中某些新詞,特別是西式外來詞在現代朝鮮語中是沒有的或寫法不同,除了新詞,韓國語和朝鮮語僅僅是語音上的微弱區別,不存在互相聽不懂的現象。韓語、朝鮮語都使用音位文字朝鮮文書寫。
        中國官方定義其正式名稱為“朝鮮語”而非“韓國語”或“韓語”,如中國最著名的北京外國語大學,其課程專業名稱即為“朝鮮語”。但實際所學的語法、習慣詞匯等,則多以首爾標準語〔標準韓國語〕為準。
        也有其他方式查詢表示,無論在大陸、港臺、還是海外,“韓語”稱呼的實際使用頻率要超過“朝鮮語”稱呼。
        亦有人指出:相對于北朝鮮的地理位置而言,南韓的首都剛好位于首爾(漢城)——自1392年以來的李氏朝鮮時代首都,所以南韓的“標準韓國語”更接近于朝鮮半島分裂前的官方標準語言。
        韓語(朝鮮語)的標記方法分為漢字和韓文,漢字是表意文字,而韓文(朝鮮文)是音素文字,古代韓民族長期沒有本民族的書寫文字,所以歷史上借用漢字記錄韓語,用音讀的方法使用漢字表述韓語(朝鮮語),但因為韓語(朝鮮語)同漢語語系上的天然差異,加上漢字量的龐大,普通朝鮮人更沒有學習漢文化的機會.直到朝鮮王朝世宗大王創制民族文字韓文.韓文的發明并沒有排斥漢字,而且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韓文也不可能取代漢字的地位。在創制韓文的過程中,朝鮮學者先后13次前往遼東,向謫居在那里的明代翰林學士黃瓚請教音韻和發音的表記。盡管如此,韓文一開始就受到來自各方的阻力,當時的崔萬里等學者提出:"放棄漢字使用諺文,違背了恭敬中國的思想,等于承認自己不開化。"有關韓文《訓民正音》在韓文發明后的第三年才得以正式頒布。在古代朝鮮古籍文獻基本都是使用漢字記錄的,朝鮮文創制以來長期遭到抵制,直到19世紀初才被民族主義者倡議下才真正屬于民族文字,當時也使用漢、韓混用的文字,在朝鮮叫國漢文.后來漢字逐漸退出朝鮮主流文字,目前朝鮮與韓國的主要書寫文字就是韓文(朝鮮文),漢字僅僅是輔助文字.韓語(朝鮮語)中漢字詞并非全部是中原漢字詞,韓語(朝鮮語)中的漢字詞包括三部分,第一就是中原漢字詞,在漢字引入半島以后,主要是單詞的借用,后來中國的影響擴大,引入了大量古漢字詞.一般認為時間在公元4-6世紀左右.雖然近代以來朝鮮文逐漸取代了漢字,但是朝鮮語中的漢字詞卻無法被取代。韓語中的漢字詞大部分來自古漢語,像車站稱為"驛",書稱為"冊",酒杯稱為"盞"。而且由于韓文發音比較少,幾個漢字只有一個韓文相對應,只用韓文(朝鮮文)經常不能將一些同音詞匯的意義區分出來,完全使用韓文(朝鮮文)容易產生混淆,有些詞匯不標明漢字就不知道確切的稱呼。所以在韓文創制之后的幾百年里,朝鮮半島的語言書寫形式還是以漢字為主,后來漢字、韓文混合使用,漢字詞使用漢字,其余使用韓文。這種混合型文字形態漸漸成為朝鮮半島通用的文字形式的主流。但在1910年日本占領朝鮮半島以前,官方文書,典籍制作、科舉取士仍使用漢字。第二是日源漢字詞,近代東亞日本開化最早,日本人組合新造了不少新漢字詞,這些新生的漢字詞同時傳到中國和朝鮮半島, 另外朝鮮人在長期使用漢字過程中也自己音注或組合了一些漢字詞,這些漢字詞在中國日本都沒有使用.由于漢字文化的長期影響,現代韓語中仍然有近50%的漢字詞語.漢字雖然退出韓語(朝鮮語)主要書寫舞臺,但漢字仍然是韓國的輔助文字,作為古代東亞通用文字的漢字仍然將影響韓語(朝鮮語).另外現代韓語也出現西式外來語增多的趨勢.這也符合韓語標音語言的特點

      ????
        朝鮮世宗大王李祹(1397-1450)組織發明韓文字母Hangul,于正統八年(1443)頒定《訓民正音》。
        “國之語音 異乎中國 與文字不相流通 故愚民有所欲言而終不得伸其情者多矣
        予為此憫然 新制二十八字 欲使人人易習 便于日用矣”
        訓民正音(現稱Hangul)是朝鮮語所使用的字母,為李氏朝鮮的第四代國王——世宗大王(1418年至1450年在位)所創造(實際上則是由大王指派的文人班創造的),于1446年10月發表。古時的訓民正音有二十八個字母;而現代朝鮮語有一共有二十四個字母,十四個為子音(聲母)字母和十個為母音(韻母)字母。朝鮮語的語音結構比歐語簡單,每個朝鮮文字代表一個音節,每音節最多有四個音素;而每字的結構最多由五個字母來組成,拼成方塊字的模樣,以便于與漢字同時一起使用。
       


      Tag: 韓語(的概況
      外語教育微信

      論壇新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