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韓語(鮮語)的方言一般分為
① 平安道方言, ② 咸鏡道方言, ③ 全羅道方言, ④ 慶尚道方言, ⑤ 濟州道方言 ⑥ 中部方言。
平安道地區(qū)泡菜湯汁比較多,味道清淡。很少分別醃漬白菜和蘿蔔,一般把兩種蔬菜一起放入桶裡醃漬,白菜或蘿蔔的調(diào)料餡多以生蘿蔔絲、蔥、蒜、生薑、辣椒面、細辣椒、生明太魚、生刀魚、生海貝、生蝦以及少量的小刀魚醬、黃花魚醬、蝦醬來調(diào)味,但只添加少量的辣椒面。湯汁也不像鹹鏡道地區(qū)使用鹽一樣水,而是煮熟牛肉後冷卻,把上層的油除去,添加適量的鹽調(diào)味後澆入。菜湯變得清爽後,還作為冷麵湯使用。冷面泡菜塊兒和白泡菜比較有名。另外,因與盛產(chǎn)刀魚、蝦、土藹(音譯) 的西海岸相鄰,比鹹鏡道使用更多的黃花魚醬、蝦醬,但明顯比全羅道、慶尚道使用的少。
咸鏡道始于1413年,稱永吉道 (???)。1416年,稱咸吉道 (???)1470年改稱永安道 (???),1509年改稱現(xiàn)名。道名由咸興和鏡城 (??)合成。 1895年,朝鮮行二十三府制。本道被分為三府,即南部的咸興府、西北部的甲山府(???)和東北部的鏡城府。翌年即廢,咸興府改制為咸鏡南道,甲山、鏡城兩府合并為咸鏡北道。兩道目前皆為北朝鮮所轄。
全羅北道具有韓國最大的平原。位于東津江與萬頃江游域的湖南平原,特別肥沃,糧食收獲量很多,有"糧庫"的美譽。俗話說全羅北道能救濟整個國家的荒年。 全羅北道北靠忠清道,東臨慶尚道,南鄰全羅南道,西靠大海。尤其是,東部的茂朱、鎮(zhèn)安、長水是高山地區(qū),被成為全羅道屋頂,保持清潔的自然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