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語言天地
語言來自生活, 用之于生活. 學習語言自然離不開生活. 從豐富多彩的生活中, 以生動活潑的方式學習單詞. 效果遠比停留于紙張中的學習要好得多. 我利用一切可能的條件, 隨時隨地學.
?走在街上讀韓國店鋪的標志或招牌, 如不認識就回來查字典.
?在超市里不放過韓國產品的商標.
?見著韓文報紙, 廣告也讀.
?每天聽韓語廣播, 開始聽不懂幾個字, 但可以熟悉韓語的語調, 慢慢地聽得懂的字就一點一點的加多.
?學唱韓國歌曲.
?看韓國電視節目(游戲, 健康, 歷史, 音樂會等), 感受他們的開懷大笑, 他們的幽默.
?請教韓國朋友.
?從韓國影視劇的名字中也記了不少字.
?當然離不開看韓國電影和電視劇. 跟著他們哭, 跟著他們笑, 也跟著他們說, 有些簡單的話我是在認識韓文以前從電視劇里學的. 劇里有大量日常用語. 我用幾套韓劇的錄像帶(學語言,錄像帶比CD盤好用), 來回換著看, 逐漸記得越來越多.
?貼標簽, 家里小到油 鹽 醬 醋瓶大到家具都貼滿了韓文標簽, 鋪天蓋地.
?互聯網自是功不可沒.
我在這種語言氛圍中日積月累.
2. 語言思維
單詞不單是記憶, 還要會使用. 單詞的使用絕不是一對一翻譯這樣簡單. 每種語言都有各自的語言特點和文化底蘊, 有時很難找到合適的字去翻譯. 有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感覺. 我碰到一些中國留學生和移民初到異國時說的英文可以聽得出來是一字對一字翻譯過來的. 仍是中文的思維. 因為本土人不是這種說法. 本土人用英語思維說話. 由此借鑒, 我跳出其它語言的思維. 一點點試著用韓語的思維, 從句子中, 表達中去學習單詞. 這樣不但記了單詞同時也知道如何使用了.
3. 韓單詞的特點
韓單詞的記憶對中國人來說并不難.
(a) 有大約60% - 70%的字來自漢字. 金先生和我第一次見面互相自我介紹時, 來自漢字的韓單詞頗讓我吃驚. 如: ??(故鄉), ??(飲食), ??(運動), ??(音樂). 后來我和金先生在上課時有語言障礙時, 我們就寫漢字溝通, 毫無問題. 隨著學習的深入, 這類單詞的數量之多, 有時讓我恍惚覺得是在學一種方言而不是另一個國家的語言. 對于這一類單詞我利用?? (漢字) 學就很容易了. 但發音與普通話相差甚遠. 所以需格外注意發音. 避免母語的干擾.
(b) 英語外來語約占20%. 很多新科學, 化妝品之類的詞是由英語來的. 不妨可以連英語一起學.
(c) 純韓語單詞(金先生這樣稱呼) 我不將其先翻為中文再記. 而是用看圖識字的方法. 由圖形直接到韓字, 不經過中文這個彎路.
順便提一下, 韓語中沒有f 音, v音. 有一次金先生和我說: 英語中的f , v的發音, 他感覺困難, 因韓語中沒有. 他的這句話讓我在記憶韓語單詞時省了不少力. 韓語中的f音, v音是用?或?代替.
我感覺“聽”很重要.
現在想說說我對聲音模仿的感受. 到這個階段, 可以練習說一些簡單的短句. 所以模仿也不僅僅是模仿一個音. 我曾做過一個自我測試. 說起來好笑. 我從韓劇錄像帶里模仿 “?????”這句問候語, 除了模仿音, 還模仿速度, 節奏, 語調, 語氣等, 從錄像帶里聽不同的人說, 聽了男的說, 又聽女的說. 想練得盡善盡美. 我覺得很像了. 可是韓國人是不是聽得懂? 會不會覺得我說的洋腔洋調的? 應該試一試. 于是我走進了一家韓國人開的服裝店. 向老板娘微微一點頭, 然后說出我練得滾瓜爛熟的這句話: “?????.”
老板娘回應: “ ?????. ? ? ? ? ? ? ”
“ . . . . . . ” 我無言以對.
我只會這一句韓語, 并無備用的. 只好老實告訴她, 我并不是韓國人, 正在學韓語. 她顯出很吃驚的樣子. 旁邊幾位中國顧客說: “啊! 你發音這樣好, 她把你當成韓國人了.” 我心里真高興. 功夫不負苦心人. 這幾個中國顧客也來了興致, 向老板娘請教如何說晚安. 沒想到老板娘也會說幾句中國話, 請我們糾正發音. 一時間, 小小的服裝店變成了外語角. 我時不時去一些韓國店買東西, 練習說韓語. 如果發音不對, 老板們都會很熱心, 耐心地教我. 韓語學習給我的生活增添了很多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