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有人說過,學習韓語應該先學聽、說,再學讀、寫,理由就是學習語言就是人與人的交流,聽、說是最常用的交流方式,而且其實很多韓國人都不很懂語法,就跟中國人精通漢語語法的有幾個?聽起來好象很有道理,其實根本不合理,應該說是不符合大部分學習韓語的朋友的實際。
沒錯,一個在韓國讀小學的小朋友,可能不懂什么語法,但是交談絕對沒問題,但是大家想想,我們有幾個人有這樣的語言環(huán)境?我單位有個同事,她有個經(jīng)常見面的韓國朋友,韓語基本的她都能聽懂,也能說,基本交流沒問題,好象很厲害,但是到現(xiàn)在為止她都以為?????是????!其實不要緊,只要她說的對方能聽懂,對方說的她能聽懂就OK了。可是我們自己平常學習根本沒有那樣的語言環(huán)境。我說過我崇尚實用主義,剛開始我也在學一些日常對話,但是不要說聽,我連看都不知道什么意思,那些句子都是很抽象的,幾十遍都記不住。但是學了一陣子韓語再回過頭來聽,就十分簡單了,一下就記住了。話說回來,語言主要的是聽和說,我們學外語最差的就是這個部分,我們應該加強這方面的訓練。我覺得,無論聽說讀寫,重要的是學會用韓語來思考,做到這一點學起來就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