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是《彼得潘》問世100多年后出版的“正版”續集。與其它續集不同,這本書受到“正版”待遇的理由如下。
蘇格蘭作家詹姆斯·馬修·貝瑞將1904年出版的《彼得潘》的版權和對出場人物的知識產權讓給了倫敦大奧蒙德街兒童醫院。
缺少運營資金的該醫院決定,在歐盟(EU)規定的知識產權最后期限2007年前出版續集,并于2004年向全世界作家發起征稿活動。結果,英國兒童文學家杰拉爾丁·麥考琳被選為“正版”續集作者。
麥考琳寫的續集從主人公們離開夢幻島20年后開始。溫蒂已結婚生子,而因為父母發生事故成為孤兒的少年們也成為法官、醫生、國會議員。他們是“紳士俱樂部”的會員。他們每天都做出現夢幻島的噩夢,“如果要想停止做噩夢,就必須要糾正錯誤”。為此,他們重返彼得潘的夢幻島,進行冒險。
從題目《紅衣彼得潘(Peter Pan in Scarlet)》中可以看出,續集把重點放在衣服上。在續集中彼得潘脫下原著中穿的草綠色衣服,穿上了霍克船長視如寶貝的紅色外衣。因此,他的性格也變得越來越像霍克船長。
長大成人的少年們為重返夢幻島,穿上了孩子的衣服。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變成會飛的孩子。偷穿女兒的芭蕾衣的杜特茲法官變成一個女孩,而沒有子女的斯萊特利議員因為沒有衣服,不能回到夢幻島。
小說《彼得潘》塑造了拒絕成長的彼得潘、重視母愛的溫蒂、象征暴力父親的霍克船長等令人對孩子和大人的意義深思的魅力人物。續集與前集有不同之處,對大人世界進行了多層次的解讀。
翻譯趙東燮對續集評價說:“擺脫了(前集)對大人世界的諷刺觀點,講述了協調、自然的成長過程。”首爾大學英文系教授金圣坤說:“在閱讀續集的過程中,讀者們能擺脫原著中簡單的善惡格局,用綜合性的角度重新看彼得潘和霍克船長。”
讀者們可以猜猜被鱷魚吃的霍克船長在續集中將以什么人物出現,這也是一種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