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英語 日語日語 法語法語 德語德語 西班牙語西班牙語 意大利語意大利語 阿拉伯語阿拉伯語 葡萄牙語葡萄牙語 越南語越南語 俄語俄語 芬蘭語芬蘭語 泰語泰語 丹麥語丹麥語 對外漢語對外漢語
      熱門標簽: 韓語詞匯 因為難 破譯韓文字體
      當前位置: 首頁 » 韓語閱讀 » 中韓雙語閱讀 » 正文

      韓國農民放言:"用大麥喂養高品質韓牛(二)

      發布時間:2010-07-12     來源:互聯網    進入韓語論壇
      (單詞翻譯:雙擊或拖選)

      “大家都說很快智利產葡萄就將進入韓國市場銷售,為此感到擔心不已。那時快速換成栽培西瓜的選擇非常正確。”

        在韓國忠北陰城郡孟洞面栽培西瓜的崔昌煥(61歲)4年前還是個經營小葡萄農莊的個體戶。

        隨著2002年韓-智利自由貿易協定(FTA)達成妥協,原本一箱子要1.2萬韓元的葡萄的價格下滑到了7000韓元,崔某也因此陷入了苦惱之中。

        “難道就這樣等著被打垮嗎。”

        他在研究了什么樣的作物可以在外國產的競爭中存活下來之下,想到了西瓜。他看出,葡萄容易保管,其新鮮度可以維持很長時間,而西瓜時間越久就越不受國內消費者歡迎。

        在十五個塑料大棚中一年生產1萬多個西瓜,崔某的年收入高達1億韓元。崔某的事例證明了如果將危機看作機會,完全可以戰勝“開放的風波”。

        ○ 用名牌農產品先發制人

        崔某居住的孟洞面在10多年前大部分是辣椒和大米農戶,但現在全體農民的80%(230多個農戶)轉變成為了栽培高品質西瓜的“名牌村”。

        該村西瓜競爭力來自于“如果品質低,就不在市場上銷售”的自負心。

        在農戶栽培的西瓜在出貨之后,會在農協運營的“共同選別場”(音譯)上測定糖度。在這里如果味道達不到一定水平,就不能貼上該地區的西瓜品牌“完全實誠的西瓜”(音譯)的商標。

        宣傳戰略也非常出色。農民們去年準備了“吃西瓜比賽”、“吐西瓜子比賽”等多樣的節目,召開了“西瓜節”。陰城郡還在對通過互聯網被訂購的商品的運送費提供部分支援。

        由于只挑選出品質良好的產品,因此單價比普通西瓜高出2000∼3000韓元。對于即使降低一些糖度,如果將價格降低一些不是會賣得更多的提問,農民們搖頭否認。原因是“那樣只會產生便宜貨的形象”。

        ○“變得翹首期盼FTA的簽訂”的農民們

        “只要韓美FTA一簽訂,我有自信能夠在美國市場上戰勝日本梨。我也在韓-智利FTA時參加了示威,但最終還不都戰勝了難關。”

        在忠南牙山市陰峰面,運營1.2萬坪規模的梨果樹園的李民宇(64歲)的話語間充滿了期待。

        因為判斷認為出口到美國市場的梨的價格競爭力要高于日本產梨。李某年均生產10噸的梨,其中大約有2噸的梨正在出口到美國。

        當然困難也是存在的。在美國,酸軟的日本梨要比硬甜的韓國產梨更受歡迎。

        李某表示:“在美國,對韓國梨的宣傳不足,主要的購買群只有韓僑,這是我們的弱點所在。”并稱:“只要通過舉辦試吃會等在當地充分展開宣傳,完全值得大干一場。”

        像這樣并不是所有的農民都將韓美FTA當作是“苦難”。這在被預測將因韓美FTA遭受最大損失的畜產業界也是同樣。

        由全北地區600多名畜產農民組成的“全北韓牛協同組合”目前將用飼料大麥(用于喂養家畜的大麥)喂養的韓牛在首都圈的15個專門直銷場銷售。

        由于果敢地去除了中間流通階段,價格比普通韓牛低廉30%,再加上使用了與農村振興廳一起開發的高級飼料來喂養,從而提升了品質。

        該組合的負責人張成云(音譯)表示:“即使美國牛肉進軍國內市場,也完全可以憑借品質和安全性與之對抗。”體現出了非凡的自信心。該組合計劃在5月中召開為了宣傳的“總體大麥韓牛節”。

        ○“農業危機?出口機會!”

        由于特有的漂亮顏色,被稱為“蔬菜類的寶石”的紅辣椒。在國內連名稱都很陌生的該蔬菜,目前在日本市場韓國產紅辣椒占據70%的份額。

        過去由荷蘭產支配的日本市場,被韓國農民們憑借新鮮度的優勢攻略。他們充分利用了距離日本比較近的地理位置優勢。

        像這樣的名牌農產品的出口成功事例預計將因韓美FTA達成妥協而進一步增長。

        最近,農稅產品流通公社在“對美出口擴大方案”報告書中,將紅辣椒(paprika) 、杏鮑菇、綠茶、甜柿子、調味辣椒醬等20種韓國產農產品選為了有實力出口到美國的項目。

        在全南寶城郡彌力面,經營10萬坪規模的綠茶園已經進入第15個年頭的林華春(54歲)最近參加了由全羅南道舉辦召開的出口洽談會,受到了眾多美國客戶們的肯定性反應,從而得到了很大的鼓舞。

        林某不僅親自種植綠茶,還成立了1000坪規模的名叫(株)寶城綠茶技術(音譯)的加工工場,制造可以沖水喝的綠茶濃縮液。#p#分頁標題#e#

        從2005年開始出口到美國的他在去年向美國出口了大約1億韓元的綠茶濃縮液樣本。等到韓美FTA達成妥協,市場被開放,其他綠茶產品的出口也將有所增長。

        林某目前投入5000萬韓元,正想通過美國有機農協會得到產品認證。他表示:“為了在偏愛有機農的美國市場上銷售,雖然會耗費資金,但這樣的努力是絕對必要的。”并稱:“非常需要政府對這些方面提供積極支援。”
       


      Tag: 韓國農民 高品質韓牛
      外語教育微信

      論壇新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