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下午,在位于慶北慶州市安康邑玉山里的古宅獨樂堂里正在進行唱片錄音。唱劇調只有在遼闊的自然空間才能欣賞到真正的韻味。國樂廣播和國樂唱片公司“樂堂二班”把這里設置成唱劇調自然錄音現場。名唱鄭順任(64歲)坐在400多年前建造的韓屋里,用唱劇調《水宮歌》把觀眾帶進了初夏涼爽的水宮。
獨樂堂是朝鮮中宗時性理學家晦齊李彥迪(1491~1553年)1516年辭官后返鄉居住的遺址。四面寬敞的大廳里蝴蝶飛舞,越過泥墻刮進來的風吹動榧樹,發出下雨的聲音。
“唱劇調并不是只傳遞民歌歌唱家和鼓手的聲音。觀眾的應和聲非常重要。在這張唱片中將加入蟲聲、風聲、水聲等聲音。雖然很累,但請大聲應和。”
當天負責錄音的“樂堂二班”代表金榮一(音)把兩個麥克風分別放在鄭順任和鼓手面前,并把兩個麥克風放在了20多名觀眾面前。他要搜集現場聲音。《水宮歌》的高潮是聽到把肝留在陸地上的兔子的話,龍王大怒的部分。隨著節拍,名唱的歌聲高入云霄,但偏偏在這個時候墻外傳來村里的孩子嬉鬧的聲音。眼看錄音就要停止,觀眾們用更嘹亮的應和聲壓住了其他雜音。
在慶州一帶活動的名唱鄭順任是有天才名唱之稱的張月中仙(1925~1998年)的大女兒。她的外祖父是高宗的御前名唱、著名的民歌歌唱家張判介(1885∼1937年)。鄭順任當天表演了從宋萬甲延續到張判介、張月中仙的張判介巴迪(名唱創作唱劇調的一種系譜)的《水宮歌》。
夕陽逐漸西下,喜鵲的叫聲越來越大,遠處傳來青蛙的合唱聲。雖然唱劇調《水宮歌》總長3小時,但錄音進行了5個小時,直到下午7時才結束。因為,當飛機、拖拉機、卡車經過時要停止錄音。
鄭順任說:“在錄音棚錄音雖然很安靜,但感覺就像被關起來一樣,唱不出來。今天在廣闊的自然與熟人們一起演唱描寫山川水景的《水宮歌》,感覺很好,太幸福了。”
國樂廣播PD(導演)張秀洪(音)說:“國樂之所以被大眾疏遠,是因為失去了觀眾和歌手接觸的空間,成為標本化。希望通過以這種方式錄制的唱片,恢復國樂的生命力和感動。”
當天錄音的鄭順任名唱的張判介巴迪《水宮歌》將于24日下午3時在首爾獎忠洞國立劇場月升劇院演出。門票為2萬韓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