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要把海外書籍翻譯成韓文后出版,需要先向作家支付預付款(韓國稱“先印稅”)。本月6日,日本小說家村上春樹的新作《1Q84》韓國版權花落Munhakdongne出版社后,其版稅是否超過年初美國作家丹-布朗新作《所羅門鑰匙》創下的100萬美元,這個問題目前在出版界格外受到關注。
《1Q84》自5月29日在日本發行,至今已售出100萬冊以上,成了熱門話題。在韓國,Minumsa、Open Books出版社、Sallim出版社等10多家出版社為爭奪該書版權,展開了激烈的競爭。
因此,預付款也從其前作《海邊的卡夫卡》的5億韓元增至兩倍以上。有一家中小出版社提出支付1億日元(約13.3億韓元),卻仍未能簽約。某大型出版社有關負責人表示:“參與競爭的最基本數額是10億韓元左右。”由于出版社之間全面展開競爭,翻譯預付款從上世紀90年代的2萬美元左右猛增至10萬至20萬美元,近來又不斷飆升。100萬美元預付款就相當于先支付100萬冊的出版版稅。
村上春樹的作品約被翻譯成40種語言,韓國也有《挪威的森林》(韓文翻譯題目為《喪失的時代》)、《聽風的歌》等數十部作品。1987年出版的《挪威的森林》在日本和韓國分別售出600萬冊和100萬冊以上,在全世界掀起了村上春樹熱潮。
村上春樹(1949年1月12日-),日本小說家、美國文學翻譯家。29歲開始寫作,第一部作品《且聽風吟》即獲得日本群像新人賞,1987年第五部長篇小說《挪威的森林》在日本暢銷四百萬冊,廣泛引起“村上現象”。村上春樹的作品展現寫作風格深受歐美作家影響的輕盈基調,少有日本戰后陰郁沉重的文字氣息。被稱作第一個純正的“二戰后時期作家”,并譽為日本1980年代的文學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