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英語 日語日語 法語法語 德語德語 西班牙語西班牙語 意大利語意大利語 阿拉伯語阿拉伯語 葡萄牙語葡萄牙語 越南語越南語 俄語俄語 芬蘭語芬蘭語 泰語泰語 丹麥語丹麥語 對外漢語對外漢語
      熱門標(biāo)簽: 韓語詞匯 因為難 破譯韓文字體
      當(dāng)前位置: 首頁 » 韓國文化 » 韓國文化:韓國印象 » 正文

      韓國人的自尊心為什么那么強

      發(fā)布時間:2017-04-25     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    進入韓語論壇
      (單詞翻譯:雙擊或拖選)
        韓國人自尊心強,這跟長期受壓迫的歷史有關(guān)。從古代開始,朝鮮半島的王朝多以分裂的形式存在。像高句麗、百濟、新羅。有人認為,古朝鮮的時候,有地方君主,但不能算是獨立的。真正獨立的就是高麗王朝和朝鮮王朝(李氏王朝)。
        朝鮮的地理位置,使它常年受欺負。中原王朝歷來都比較強盛。這個朝代沒落了就由另一個王朝取代。唐、宋、元、明、清,都是如此。朝鮮半島呢,有點交保護費的感覺。半島上的國家大多不強盛,如果哪個地方君主想統(tǒng)一朝鮮半島,或使領(lǐng)土不受侵犯。這個國王就要尋求中原王朝的支持,相當(dāng)于交保護費。這樣的例子很多,像李成桂建立朝鮮王朝,獲得了明朝的承認。朝鮮王朝時期的壬辰倭亂,萬歷皇帝派出援軍抗擊倭寇。
        從歷史上看,朝鮮半島自然災(zāi)害不多,人為災(zāi)難不少。朝鮮王朝結(jié)束以后,被日本殖民統(tǒng)治。剛開始,韓國人以為沒什么,就是換個宗主國。沒想到,日本不是大清。實行的是民族歧視和同化政策,欺壓非常嚴重。給韓國人的痛苦體驗,太深了。
        朝鮮王朝末期,王后閔妃(明成皇后)慘死。那是1895年,日本浪人沖進景福宮,進入寢殿里面,抓出閔妃之后,當(dāng)眾刺死,剝衣焚尸,丟入水池。這個恥辱讓韓國人記憶特別深刻。在日本統(tǒng)治期間,日本政府要求全體韓國人改名換姓,一律要用日本人的名字。還要每天向著日本的方向,朝拜天皇。說話也要用日語,取締韓語。那時的韓國人,唯一能做的就是委曲求全。樸槿惠在競選總統(tǒng)時,反對派的人甚至披露,前總統(tǒng)樸正熙曾寫過效忠日本天皇的血書(未被證實)。通過這些事,可以看出,韓民族有大怨,骨子里都是恨。由此激發(fā)出強烈的自尊心,更確切的說,是民族自尊心。現(xiàn)在有所謂:韓日戰(zhàn)。就是每次兩國進行體育比賽時都要較勁。輸給哪國都行,就是不能輸日本。
        此外,韓國古典傳說當(dāng)中的鬼,經(jīng)常是很冤的,但是韓國鬼和日本鬼不一樣,不會隨意害人。而是解開自己的恨,自己的冤屈。韓國人對冤屈比較敏感,有冤屈的話,死不瞑目。自尊心跟這種文化也有一定關(guān)系。
        受自尊心驅(qū)使,韓國人可以不惜生命。比如,前總統(tǒng)盧武鉉,他對自己要求很高,自尊心強。做總統(tǒng)的時候,表現(xiàn)得比較親民。他上臺的時候說,反對貪污受賄,嚴懲腐敗。結(jié)果后來查出他的妻子,還有兒子、侄女有貪污跡象。反對黨的李明博上臺后,可能有針對性的調(diào)查盧武鉉家族的腐敗。盧武鉉覺得愧對國民,沒臉活下去,選擇了跳崖自殺。
        盧武鉉自殺后,韓國人反應(yīng)不一。很多無黨派傾向的民眾,憤怒異常,聲討李明博。甚至在李明博出席盧武鉉葬禮的時候,大罵他是偽善者。在很多韓國人看來,盧武鉉是一個親民的總統(tǒng),經(jīng)濟方面雖無大作為。但他不是陰險狡詐之人,沒必要把剛卸任的前總統(tǒng),逼到自殺。
        根據(jù)盧武鉉保安員的敘述,那天他陪盧武鉉早起晨練,這個總統(tǒng)喜歡抽煙,上山以后走到懸崖邊,他問保安員有沒有帶煙,保安員說:“沒帶,要不要幫你拿一下。”保安員就去拿煙了,就在這當(dāng)口,盧武鉉跳崖了。有的韓國民眾就說,臨走之前連煙都沒抽上。對他非常同情、惋惜。
        凡事物極必反。韓國人也總結(jié)自尊心太強的負面效應(yīng),比如,這樣的人容易自夸,愛賣弄,或者不善傾聽,不輕易改變自己的觀點。

      Tag: 韓國人的自尊心為什么那么強
      外語教育微信

      論壇新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