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定韓國史教科書下月28日將對普通國民公開。該教科書經過一個月的意見收集過程,將于明年1月敲定最終版本,從3月開始將作為單一教科書分發給韓國6000多所初高中。此次公開的國定教科書共有高中《韓國史》和初中《歷史》兩種。
韓國歷史教育正常化推進團副團長樸成民(音)10月23日表示,“下月28日公開的現場研究版本計劃另外以電子書的形式在官網上進行公布,此后一個月間接受普通市民和專家的意見。明年1月末左右推出最終版本后,將計劃于2月初開始印刷”。國定教科書的編輯團隊、編輯基準和內容等迄今為止未對外公開。韓國教育部計劃在公開現場研究版本內容時一并公開編輯團隊名單。
韓國教育部10月21日向國會教育文化體育觀光委員會議員和輔佐團隊匯報了將于下月28日舉行的國定韓國史教科書的公開日程。韓國教育部在去年10月發布歷史教科書國定化以后,一直對教科書的內容和編輯人員名單進行保密。
下月將要公開的國定教科書是現場研究版本。韓國教育部以今年7月國史編纂委員會制作的原稿為基礎,經過今年9月和10月兩次審核,完成了修改本(在原稿的基礎上進行修改的版本)。今年11月中旬左右,教育部旗下16名教科書編纂審查委員會委員再進行一次審核后編制現場研究版本,此后會將其以電子書的形式上傳到官網上,以此來收集普通市民和專家的意見。
韓國教育部歷史教育正常化推進團副團長樸成民10月23日說明稱,“之前從未有過編制教科書后上傳到官網上并聽取市民意見的先例。這足以顯示韓國政府打算編制透明、開放的教科書的強烈意志”。
韓國教育部計劃另外構建的官網大致由三部分組成。首先將把高中《韓國史》和初中《歷史》兩種教科書以電子書形式上傳到官網上。第二是將過去審定的教科書中敘述有所偏頗的部分和國定教科書按頁碼進行比較分析。第三是提供留言板,以便市民可對教科書各章留下意見。
之前未被公開的46名編輯人員也將與教科書一起公開。他們根據高中《韓國史》教科書的六章(chapter)分為史前(舊石器~青銅器)、古代(三國時代)、高麗、朝鮮、近代(1876年~1945年)和現代(1945年以后)六個組,從去年12月開始編輯教科書。編輯陣容中包括歷史專業的教授和教師以及政治、經濟和社會學等鄰近領域的專家。
公開國定教科書以后,預計圍繞現代史的解釋部分會出現爭議。因為從將1948年視為“韓國建國年”還是視為“韓國政府建立年”這個問題開始,對產業化和民主化過程的敘述以及對前任總統的評價等爭論點一直存在。首爾某私立大學的歷史學系教授表示,“對現代史的解釋中,有很多很難找到折中點的部分,因此年末政局會因教科書問題而分為兩派”。對此,樸副團長表示,“現代史存在很多爭議,因此我們努力從各種學術觀點進行敘述,以此來糾正偏向性”。
此外還有意見表示,從今年11月末公開現場討論版本到明年2月初印刷,日程非常緊迫。京畿楊州高中的教師金泰宇(音,全國歷史教師會會長)表示,“要將數十名編撰人寫的文章改成一致的口吻,以便學生容易理解,僅這項工作就要耗費幾個月。意見收集期間只有一個月,這和不進行意見收集沒什么兩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