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在語言里是能夠獨立運用的、有一定意義的最小單位。如: ? 牛,? 我, ?? 快。這些詞不能再分割。
但是有不少詞是可以折成具有某種具體意思的單位的。這種小單位有的雖然不能獨立使用,但它們本身都有一定的詞匯意義或者語法意義。這些小單位對由它所構(gòu)成的詞來說,是這個詞的詞素。
如:“???長子”和“???針線活”是由“? 長”加“?? 兒子”及“?? 針”加“? 活兒”構(gòu)成的,它們分別是“???”和“???”的詞素。
韓國語中,詞的詞素包括詞根和詞綴(前綴、后綴)。助詞、詞尾。
詞根與詞綴
詞根
即構(gòu)成該詞的核心部分,體現(xiàn)該詞根本詞匯意義的詞素。
如:
?? ???? ???? ????? ??. 前面鄰居家的大兒子是理發(fā)員,生活得很幸福。
這句的五個詞都由幾個詞素構(gòu)成。
??--? ?
???--? ??
???--?? ?
?????--?? ?? ?
??--? ??
其中,“?”、“??”、“??”、“??”、“?”是構(gòu)成這些詞的核心詞素,即詞根。
詞綴
是附加在詞根的前后,給詞根添加補充意義或和詞根一起構(gòu)成新詞的詞素。詞綴又分為前綴、后綴兩類。
前綴:附加在詞根前的詞素。
如:
? 長、大: ??? 長子, ?? 大女兒, ?? 大哥, ???? 大兒媳婦
? 早熟: ?? 早稻, ?? 早豆, ??? 早熟土豆
? 色彩之深: ???? 深綠, ???? 深黑, ???? 深紅
這里的“?”、“?”、“?”都給詞根添加了新的意義色彩,這些就是前綴。
后綴:附加在詞根后面的詞素,給詞添加新的意義,大部分起構(gòu)成新詞的作用。
如:
1、起補充意義的作用,但不改變其詞性。
? 的、性、般: ??? 愛國的, ??? 決定性的, ??? 兄弟般的
? 表示重復的動作: ??? 針線活, ???? 指指點點, ?? 使鐮刀
2、不但起補充意義的作用,而且改變其詞性。
? (把名詞變成形容詞后,表示“真是”、“不愧為”等意思):
???? 不愧為英雄, ???? 不愧是青年, ??? 花一般的
? (只把形容詞變?yōu)楦痹~):
??? 靜悄悄地, ??? 勇敢地, ??? 徹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