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有里約嘉年華(2月),蘇格蘭有愛丁堡藝術節(8約),德國有慕尼黑啤酒節(9、10月),韓國有首爾文化節(Hi Seoul Festival)。
今年將迎來第5屆首爾文化節的首爾市最大的苦惱是怎樣才能將“首爾文化節”發展成為國際性慶典。因為首爾文化節雖然說是首爾的代表性的慶典,但慶典場所被局限在首爾廣場等市廳一帶,再加上足以引發關注的看點也比較少,因此一直被評價為是個平凡的慶典,不僅無法吸引外國游客,甚至無法引起市民們太大的關注。
從2004年的第2屆開始,雖然樹立了發展成為國際大慶典的目標,將慶典期間定在了進入韓國的外國游客劇增的中國勞動節、日本的黃金周時期,但卻沒能讓外國游客數有所增加。在去年的慶典上,外國人數只有5萬名,全體參與人員也從2005年的202萬人次減少到了去年的125萬人次。
首爾市從今年開始積極展開觀光營銷,計劃將5萬名程度的慶典參與外國人數提升到50萬名。為此,將慶典期間從4天改為9天,增加至兩倍以上,并從距離慶典開始還有四個月的2月開始就召開了數次說明會。另外,與往年不同的是與國內旅行社攜手合作開發首爾文化節觀光商品,正在面向海外進行銷售。
首爾市主要致力于首爾文化節的國際化,是因為慶典的興盛與否會對達成將目前為600萬人次的年外國人游客數到2010年為止增加到1200萬人次的“核心城市目標”直接有關。
首爾市市長吳世勛表示:“如果觀看今年首爾文化的外國游客能深受感動,那么可以期待在明年5月會有更多的外國游客來到首爾參加首爾文化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