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景利是一位將自身的生涯與民族受難史升華為藝術的偉大作家。生于慶尚南道統營,在《現代文學》刊載短篇小說“計算”,正式步入韓國文壇,其后陸續發表許多短篇和長篇小說,最著名的長篇小說是“土地”,歷時25年方才全部完成,在文學性和作家的執著精神兩方面得到極高評價,不愧為文學巨著。
2008年5月5日,韓國的兒童節(????)這一天傳來了一代文學巨匠(????)逝世的消息,這使整個韓國頓時陷入了悲傷中。這位文學巨匠是韓國的出版人共推的韓國小說家代表,是廣大讀者公認的諾貝爾文學獎(?? ???)韓國候選人。她就是在韓國文壇(??)留下深刻足跡的作家樸景利(???)。那樸景利到底留下了一個什么樣的作品,才讓韓國人這樣為之留戀呢?
1927年10月28日,樸景利在慶尚南道的統營(??),生為樸壽永的長女(??),原名樸今伊(???)。在她以作家的身份成名之前,一直過著并不平坦的生活。她的父親18歲時就生下了她,卻拋下了她們母女另娶他人。因此樸景利度過了一個十分孤獨的童年,讀書成了她童時的唯一樂趣。因為在書中,她可以暫時忘掉痛苦和孤獨。這位少女在晉州女子高中(????????)畢業以后,在1942年與專賣廳的書記金幸首結婚。然而好景不長(?? ?? ?? ?? ???),她在朝鮮戰爭(????)中失去了丈夫,而她的兒子又在戰爭之后死去。后來她回到首爾與一個女兒一起生活,并在銀行工作。而她偶然間遇到的小說家金東里,改變了她的一生。
1955年,她的小說《計算(??)》得到金東里的推薦而刊登在《現代文學(????)》雜志上,這也是樸景利以小說家的身份第一次現身于文壇。從此她以“景利”作為筆名,陸續創作并發表了一些作品。這其中有追憶自己死去的兒子的《不信時代(????)》,有描述一位在戰爭中失去丈夫的女人供養整個家庭的《黑暗時代(????)》,這些作品都受到了人們廣泛的關注。
樸景利也因此被讀者評價為“通過描述自己的人生去反映韓國歷史的作家”。20世紀60年代的長篇小說《金若國的女兒們(???? ??)》是她作品上的一個轉變。她在這部作品中脫離了自己主觀的感受,用客觀觀點去看待事物。她的作品從安慰自身傷痛的文學中走出來,逐漸去認識和反映當時的社會和世界。她不斷創造出更有深度的作品,而其作品也躋身(?? ??)暢銷書(?????)行列。最終樸景利以一部《土地(??)》征服了整個文壇。
從1969年6月開始執筆,一直到1994年5月才完成的作品《土地》共分五卷。小說以1897年河東郡平沙里,人們在節日中的歡笑聲作為開始,又以1945年8月15日,人們復國的“萬歲”聲作為結尾。其間有多達七百多個人物出現,他們各自經歷了不同的命運卻又在表現出與歷史的關聯。可以說這個作品就是一部站在民眾的視角去描述從東學革命到韓國解放這段歷史時期的人間戲劇。
為了完成這部大作,樸景利用自己超乎常人的信念埋頭于寫作生活長達25年。1971年,樸景利因乳腺癌(???)接受手術治療后,在身上還纏有繃帶(??)的情況下又重新回到小說創作中。1974年,她的女婿金芝河(???)因散發反對維新政權的傳單(??),至使她也受連累而遭到了牢獄之災(??? ?? ??)。然而苦難并沒有能影響她寫作的熱情,終于在1994年8月,她完成了這部小說的最后一卷。創作這部長達4萬頁的小說的過程太過艱難,以至于連她自己都說“像是在寫作的囚牢之中,花了25年的時間才完成了這部作品”。在小說《土地》中,她通過描述人們的欲望、愛情和對日本帝國主義(??)抵抗以及人間的生老病死,展現出了一個個不同的人生。這部小說被評價為韓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創作,并被翻譯成英文、日文和法文等文字。
用盡渾身力氣完成了《土地》以后,樸景利逐漸淡出(?? ?? ?? ??? ????)了文壇。她除了偶爾發表一篇散文或者詩集之外,很少有其它的創作活動。2008年,她在文學雜志中發表了自己的新詩。《現代文學》第4期刊登了《喜鵲新春》、《母親》以及《老宅》等作品。尤其是在《老宅》中,她回憶起完成《土地》之后,住在江原道原州市時的日子。
雖然在寒冷的夜晚,來到這世間的盡頭,
令我有些害怕,
但一張桌子,一副紙筆鼓勵著我……
那崎嶇的道路已經走完,
令我感到無限的舒適,
現在唯有享受這種平安,還有離開了
這讓我有一種前所未有的輕松感
這些文字仿佛預示著她的離開,終于她在這之后因腦中風(???)昏倒,并于2008年的5月5日去世,享年82歲。雖然她崎嶇(????)的人生已經結束,但留下了小說《土地》的她將通過這部作品永遠成為韓國文學的一塊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