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英語 日語日語 法語法語 德語德語 西班牙語西班牙語 意大利語意大利語 阿拉伯語阿拉伯語 葡萄牙語葡萄牙語 越南語越南語 俄語俄語 芬蘭語芬蘭語 泰語泰語 丹麥語丹麥語 對外漢語對外漢語
      熱門標簽: 韓語詞匯 因為難 破譯韓文字體
      當前位置: 首頁 » 韓國文化 » 韓國文化閱讀 » 正文

      韓國特色風景線 休學

      發布時間:2010-07-29     來源:互聯網    進入韓語論壇
      (單詞翻譯:雙擊或拖選)

      35歲的金美英(音,女)仍清楚地記得1994年讀大學時申請休學的一幕。那是因為接過申請書的指導教授的反應。“什么?休學嗎?你是去軍隊服役嗎?”因為當時,除了去軍隊服役和家庭經濟問題,幾乎沒有其他休學事由。

      到了15年后的今天,韓國大學生赴海外留學已成了尋常事。據統計廳7月公布的資料,39.3%的大學生有過留學經歷。4年制大學的平均畢業時間為5年3個月,大學讀5年實屬平常。

      非軍隊服役或家庭經濟條件原因的普通休學始于1989年,剛好是韓國開放海外旅行后,大學生自助游和語言研修開始的時期,但那時休學人數極少。之后,隨著上世紀90年代初、中期涌現全球化浪潮、精深的英語成為就業利器,以語言研修為目的的休學顯著增加。留學生大量出現的分水嶺是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因嚴重的就業難和家庭經濟危機,不得不選擇休學的學生劇增。大學生休學在經歷了上述過程后,自2000年起已成為不可逆轉的文化現象。

      休學制度并不是韓國的專利,外國也有為籌措學費而休學的學生。但差異在于,韓國人是群體性地把留學視為理所當然的事情,而外國沒有這種文化。韓國人認為,休學是為就業做準備、為就業充電,這也是韓國特有的現象。曾留學日本、美國的高麗大學機械工程系教授樸伸錫說:“美國和日本的大學生喜歡以學生身份參與社會,他們主要在暑假做實習工作,或以交換學生的身份去國外。但韓國大學生受就業壓力影響,往往盲目休學。”
      休學成為一種常態的最大原因是就業難。但在就業同樣艱難的發達國家卻很難看到集體休學現象。延世大學心理學系教授黃相旻分析說:“休學現象暴露出韓國學生欠缺解決問題的能力。當出現問題時,試圖以回避的方式去解決。心理學術語稱之為‘回避-接近矛盾’,韓國大學生是把休學當成了回避現實的手段。在高中之前,學生們把大學視為明確的目標,并為之奮斗。可他們不知道怎樣去走大學之后的人生,也就是沒有‘答案’的人生。這就是出現休學現象的本質原因。”

      大學的地位從“就業的前沿”淪為“就業的準備階段”也是原因之一。一名教授指出:“大學是學習知識的地方,但大學沒有充分地起到這個作用。所以學生們并不重視上大學本身,只是想拿個畢業證。因此,休學只是延長了并無多大意義的大學生活。”
       


      Tag: 韓國特色風景 休學
      外語教育微信

      論壇新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