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國共有18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
宗廟祭禮是朝鮮王室最大最重要的祭祀儀式,也叫宗廟大祭。宗廟祭禮樂是在舉行祭禮
儀式過程中,為了隆重舉行而演奏的器樂、歌曲和舞蹈,
板索里是朝鮮民族傳統表演藝術,是一 位說唱者和一位鼓手表演的音樂性敘事。
江陵端午祭是韓國每年端午期間在江陵舉辦的大規模祭祀活動,為了祈求農耕豐收。
江江水月來是韓國女性的民俗舞蹈游戲,在中秋圓月的晚上,姑娘們手拉手一起唱歌跳
舞。
男寺黨游戲是朝鮮后期男子流浪藝人團體表演的民俗公演。
靈山齋是在人死后第四十九天,為了慰籍逝者靈魂而舉辦的佛教儀式。
濟州七頭堂永登神祭是向土地神析求大海風平浪靜和豐收,永登神祭包含了濟州島特有
的海女信仰和民俗信仰。
處容舞是用假面跳舞,是宮廷舞中唯一帶著面具跳舞的,舞蹈的內容是為了驅趕惡鬼。
歌曲是小型管弦樂伴奏,由男女聲演唱的韓國傳統聲樂。
大木匠是韓國傳統木造建筑技術的木匠,大木匠主要負責傳統韓屋、宮殿、寺廟等歷史
建筑。
鷹獵是訓練鷹打獵的傳統狩獵方法。
走繩是韓國的傳統表演藝術是雜技演員在音樂的伴奏下,在空中的繩上跳舞,說唱、
與地上的小丑說相聲的公演。
跆跟是從三國時代開始有的韓國傳統武術的一種,具有靈活的動作和節奏多動腳的特
點。
韓山苧麻編織是忠清南道舒川郡韓山地區制造的夏布。和其它地區相比,這里的夏布更
優質也更細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