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的風馬旗(藏語稱隆達)在迎風飄揚,我的心跟著飄蕩;高高的天上鳥兒在飛翔,白云飄飄;我愛的戀人啊,來送送我吧,帶著純真的微笑,為我收拾行囊;因為有你在等待,所以我才回來;藍色的風馬旗迎風飄揚的那天,我會像一陣風一樣回來。(摘自《藍色的風馬旗》)”
風馬旗是指喜瑪拉雅地區的少數民族掛在樹上或石頭上的一面面小旗。小旗上寫著佛經,每當虔誠的教徒們感到疲憊不堪時,就對著風馬旗祈禱,以恢復力氣,是神圣的祈禱所。
對作者詩人金洪承和他的妻子鄭明京來說,喜瑪拉雅山就是風馬旗。喜瑪拉雅山既是凡人的避難處,又是他們的母親。金洪承根據《The water is wide》的曲子填詞創作了《藍色的風馬旗》,并由他的妻子鄭明京演唱。
這本書記錄了當地人向位于Chomoungma(埃佛勒斯峰)南山腳的坤布地區和安娜普爾納峰徒步朝拜的艱難歷程。安娜普爾納是“盛滿大米飯的盤子”的意思。
金洪承和鄭明京夫婦10多年來在尼泊爾加德滿都經營了韓國餐廳“小風”。他們通過這本書提出了關于人類起源的根本問題。你現在前往何處……
在他們眼中,喜瑪拉雅山是“正在坐禪的巨人族的高僧或正在冥思苦想的神。”“在海拔5000米的地方呆幾天,就像一只腳跨進地獄的門檻。”但下山后就會發現胃口大增,一切事物看起來都那么美好,就連對仇人也會產生惻隱之心。
因為書中有很多照片,極具視覺效果。如果讀書讀得入迷,不知不覺間讀者也會置身于他們朝拜的行列。作者通過照片生動地介紹了當地人的朝拜之路。通過這些照片,讀者們可以了解到雪山的莊嚴和逐漸發生變化的少數民族人民的日常生活。書中絲毫沒有夸張之處,表達了對自然和人類的感情以及空與虛。
鄭明京于今年7月初因肝癌離開人世。在她去世前三天,金洪承首次出版了詩集《在喇叭花盛開的窗邊》。20年前,金洪承在已故詩人高銀的推薦下,正式步入詩壇。
“她已不在,變成一縷輕煙離開我們。我很清楚這一點。不知從何處傳來她的笑聲和她演唱的《藍色的風馬旗》的歌聲。”(摘自小說家申永澈的《秋千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