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韓國的傳統藝術獨具特色。韓國的藝術作品很重視和自然的和諧統一,無論是在繪畫作品還是瓷器作品中都能感受到那種淡淡的,自然的顏色。在韓國的藝術作品中經常可以發現不規則的圓形,簡約和夸張的特性。也能感受到他們對和諧美的追求。與人工美相比韓國人更欣賞自然美。那種自然,淡雅的美更符合韓國人的審美取向。
音樂
韓國的傳統音樂大體可以分成正樂和民俗樂。正樂是在宮廷內或慶典上,知識分子喜歡的音樂形式。而民俗樂則是市井百姓熱衷的音樂。民俗樂是音樂家在娛樂的場合演奏或是“板聲”歌劇,雜歌,散調和一般的百姓在田間地頭即興的演唱。還包括民樂,農樂等其它一些音樂形式。傳統音樂可以消除人的緊張得情緒,松弛人的神經。
板索里(注:音譯,一種民族藝術表現形式)
板索里是由一名演員一邊說唱一邊彈奏的一人劇形式。說唱內容主要來自于百姓的真實生活,其中充滿了對人性和感情的表述。這其中春香歌,沈清歌,弘寶歌,水宮歌和赤壁歌這五個劇目至今都廣為傳唱。
美術和陶藝
韓國的繪畫是從中國畫的工藝中吸取精華,加上韓國人特有的對顏色的喜好和其民族的固有的氣質發展起來的。傳統繪畫大體分為山水畫,四君子,人物畫,風俗畫,民畫和幀畫等。也可分為儒生和士大夫階層喜好的文人畫,職業畫家畫的風俗畫。雕刻技術是從佛教文化傳承和發展過來的。這種技術在裝飾物和瓷器工藝中的運用得到很高的評價。特別是高麗時代青瓷的優雅和出眾的造型,朝鮮時代的粉青沙瓷和白瓷的純凈潔白無不體現了韓民族獨特的審美特點,也讓世人為之驚嘆。
舞蹈和民俗劇
傳統舞蹈是能真正反映韓民族的情緒,與實際生活聯系最為緊密地藝術形式。其中的僧舞,羌羌水月來舞,農樂,假面舞都有著強烈的鄉土氣息。而傳統的韓國舞蹈中則滲透著優雅的氣息。民俗劇主要分為假面劇和人型劇。假面是在舞者的臉上戴上表現角色類型和性格的假面,以類似于舞臺劇的形式演出的戲劇。戴上掩飾自己的面具,發泄心中的郁憤,諷刺令人生厭的現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