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們還在戴著3D眼鏡享受著立體視覺的時候,韓國的4DX技術已經將電影帶入一個新紀元。
1951年9月30日Lowell Thomas 帶著創世紀的神情在紐約百老匯向全世界宣布:“女士們先生們:請欣賞《這就是Cinerama全景電影》”。觀眾們眼前是一幅巨大占滿視野余光的弧線形銀幕,觀眾隨著銀幕上的空中飛車鏡頭做了一次驚險的滑行,Cinerama全景電影使人產生一種空前驚心動魄的感覺。自從那時電影行業開始著重研究為營造感官體驗的電影放映技術。包括CinemaScope, VistaVision and Panavision. 等技術帶來高標準格式為電影帶來逼真色彩,多聲道立體揚聲器帶來環繞聲音效帶來更好的聽覺感受。
Cinerama勸說觀眾離開17英寸黑白單聲道電視機到影院享受高品質的畫面和音效。然而即使在最好的Cinerama電影院里,高額成本和低效笨重的三臺放映機系統的缺陷非常明顯地顯現,放映機呈現的畫面之間有可見的接縫,這些缺陷讓Cinerama最早擁護者之一Mike Todd Sr.新開發了第一次被成功運用到商業的70MM膠片處理系統,這個系統成功地讓不懂技術的投資者清楚了解“整體錄放系統”(Cinerama是由三臺攝像機分別攝制畫面再由三臺放映機放出三組畫面拼接而成)
Todd-AO是創立于1953年的一家影片后期處理公司,在歷史上為人所知的Todd-AO 格式是一種高清晰度寬銀幕格式。其技術第一次被應用于知名音樂人Rodgers and Hammerstein創作的的電影版音樂劇《俄克拉何馬》,該片采用70MM膠片格式拍攝,可以在更大銀幕上播放,視野更清晰。Todd-AO沒有在普通影院大規模推廣,而是和路演(Roadshow)這樣能提供高端設備的豪華影院合作,路演的Super Technirama 70 and Super Panavision 70放映系統可以完美呈現70mm膠片高清格式。宮殿般的影院成為那個時代的潮流,在大環境下,影院作為舉辦盛大的活動典禮的場所已經勝過實際播放影片,影院需要將自己從一個升級版的大電視的定位擺脫出來,直到各種經濟因素促使影院回歸到小銀幕的多廳影院和家庭影院。
 |
音樂劇《俄克拉何馬》電影海報 |
氣味,機關,設置帶來更多的體驗
為了讓觀眾從自家客廳回歸影院,電影人做了多種嘗試。例如味覺電影(Smell O Version),Todd-AO創始人老Mike Todd的兒子小Mike Todd制作了味覺電影《氣味的秘密》(1960年),這部電影也是SOV味覺電影技術唯一的一次應用,還有一部鮮為人知的由William Castle制作的恐怖片《鬼魂山的房子》(1959年),影廳的天花板上的金屬線吊著發光的骷髏在電影播放的時候出沒出沒于觀眾群,恐怖片《刺痛》(1959年)根據電影蠕蟲爬動的情節內置于座位里的電子蜂鳴器就會發出讓人毛骨悚然震動。這些氣味,機關設置,身體觸覺的設置都是使電影不局限于屏幕全新嘗試。#p#分頁標題#e#
3D也是這其中之一的嘗試,在Cinemara出現僅僅幾個月后, 由Arch Oboler編劇執導的彩色3D影片《非洲歷險記》(Bwana Devil)上映了,它采用一種被稱作自然視覺的技術,紅綠塑料片制作的眼鏡觀看雙機播放的影片產生的立體效果開始了3D影片的歷史。
電影新技術的廣泛應用的關鍵不是在于無暇的技術和是否可被觀眾接受,而是在于成本和設備能被簡單地安裝使用。近來3D的普及歸功于數字放映機的革新。很多批評家和一些反對派的意見領袖也不得不承認3D已經成為影院放映的主流,自從《阿凡達》之后3D電影雨后春筍般涌現譜寫了電影史。一部影片的3D版本多數時候比2D版本更加受歡迎,3D版《泰坦尼克號》在中國以6700萬美元成為票房冠軍,無論認可與否,3D已成為趨勢。
 |
4DX影廳 |
什么是未來的趨勢?
4DX被認為是下一個影院發展大趨勢。縱觀電影發展史,為觀眾帶來身體上感知是最為突出的特效,特制的座椅根據情節產生上下,前后,左右的動感,在動作片的打斗場景中觀眾座椅背部和椅墊上會產生拍打和震動的效果,子彈飛嘯觀眾后頸部會感受氣流噴射,觀眾通過噴灑的水霧和吹來的風感受不同的天氣環境,影廳頂部的強光燈可以模擬閃電和爆炸的場景,傾瀉的泡泡,翻滾的煙霧,彌漫的芳香帶來全新的觀影體驗。
4DX技術是韓國企業CJ CGV開發的,這家亞洲最大的多廳連鎖影院創立于1996年,由韓國CJ集團,香港Golden Harvest,澳洲Village Roadshow三家公司合資成立,幾年以后香港和澳洲的投資者撤出股份。CGV在韓國擁有近700塊銀幕,在仁川的Starium巨幕廳的銀幕在2009年被吉尼斯認證為世界上最大的銀幕。CGV也在多個地點運營IMAX影廳和大名鼎鼎的Ciné de Chef,這是僅能容納30名觀眾融合了高級餐廳和豪華影院概念的場所于2007年開幕,人均消費高達50英鎊。近幾年CGV在東南亞,中國越南快速發展,在美國洛杉磯也開設了影院。
4DX現在由CJ 集團子公司CJ 4DPlex獨立運營在全球范圍大規模進行擴張,2009年隨著《阿凡達》在韓國公映4DX首次商業亮相。根據該公司的網站資料顯示目前在世界范圍有29個4DX影廳,10個在韓國,其他的在中國,泰國以及在墨西哥的11間,其發展計劃甚是雄心勃勃,在2012年底50家影廳計劃開幕,包括一間在波蘭,一間在以色列,更加宏偉的計劃是在2016年開設1500間。#p#分頁標題#e#
 |
4DX的風感特效 |
置身于電影
過去幾十年里“置身于電影”這句宣傳口號一直回蕩在我們的耳際,類似的口號我們也聽過很多 “Cinerama讓你置身畫中”“你和Todd-AO一起出演 ”…… 4DX最大的不同之處在于讓觀眾獲得全方位觀影體驗。雖然如此,4DX和以往的Cinerama,Todd-AO共同局限性是:即使有這樣那樣的特效,但是電影實際上在任何地方看到的東西都是一樣的。最近在首爾永登浦CGV影城的4DX影廳里上演《復仇者聯盟》收集到的觀眾反饋意見是:無論是雷神打了洛基或是洛基打了雷神,觀眾都會感受到被椅子里內置的震動抽條擊打,其實是無法真正體驗角色的感受。在傳統的好萊塢模式中,好人和壞人通過造型,燈光,背景音樂很容易分辨出來,但是動感的特效是無法區分角色個性的。 4DX缺陷還在于剛開始體驗到的感受就好像微風拂面般舒服,但是實際進入可能就不那么美妙了,有時候在長對白中,動感座椅似乎不知道該干什么,不時地抽條抽打或者戳一下提醒觀眾它在忠于職守。如何將特效做到恰到好處?《復仇者聯盟》過多地追求視覺效果大量的鏡頭剪切難以讓觀眾沉浸在故事中。
 |
電影《復仇者聯盟》劇照 |
強強聯手——電影工作室與4DX的聯姻
被轉制成為4DX版本的電影有《星球大戰》《饑餓游戲》《靴子里的貓》好萊塢影片都是后期加上的特效。為了更好的感官效果,新一代4DX影片在影片策劃初期就將特效考慮在內,和制片工作室一起設計如何將動感,嗅覺,觸覺和場景結合。就如用3D技術拍攝的電影要比后期轉制的3D電影的效果要好得多。4DX版的《泰坦尼克號》是CJ 4DPlex公司和20世紀福克斯公司還有LightStorm 娛樂一起完成共同完成特效制作,4DPlex公司計劃在2012年8月底在洛杉磯開設實驗室。好萊塢幾個工作室對于開發4D電影表述出濃厚的興趣。#p#分頁標題#e#
 |
用身體感受電影 |
4DX在東南亞的發展勢頭迅猛,這是因為在北美和歐洲市場沒有地方建造4DX廳,和當初Cinerama和IMAX在北美的以西方世界的經濟文化中心擴張發展模式不同,他們的影院是專門建造的,甚至成為旅游熱點和城市地標。在日本4DX進入都為時太晚,新宿的角川影院在6月7日上映4D版《貞子》,另外借著3D版《貞子》帶來的恐怖片熱潮,《午夜兇鈴》4D版的也即將發行。
第一批美國以外永久Cinerama影院在倫敦,蒙特利爾,東京,大阪,到了90年代中期日本成為美國以外IMAX影院最多的國家。4DX在東方迅速崛起, CGV和一些連鎖影院運營商強強聯手,聯盟泰國連鎖影院運營商Major Cineplex and Cinemacity使得4DX有機會在東部和中部歐洲乃至以色列涉足,和拉丁美洲實力雄厚的Cinepolis連鎖影院合作也實現了雙贏。也許我們應該把4DX的出現歸屬于特色影院的潮流而不是在經濟領域的一個顛覆。
批評家也許會批評4DX將一個大眾常規消費的娛樂活動變成了一次性的活動奢侈嘗鮮(首爾龍山4DX的門票高達18000韓元,約10英鎊,而普通電影票的價格是8000韓元,不到4DX價格的一半。)但是現在數字放映機的普及使在影院和在家里的觀影體驗并無大的差別,想要吸引大量的觀影人群回歸大銀幕,需要回歸到1951年時Cinerama在電影上做的變革,才能在21世紀重新振興影劇院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