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英語 日語日語 法語法語 德語德語 西班牙語西班牙語 意大利語意大利語 阿拉伯語阿拉伯語 葡萄牙語葡萄牙語 越南語越南語 俄語俄語 芬蘭語芬蘭語 泰語泰語 丹麥語丹麥語 對外漢語對外漢語
      熱門標簽: 韓語詞匯 因為難 破譯韓文字體
      當前位置: 首頁 » 韓國文化 » 韓國文化閱讀 » 正文

      韓家庭“性別”顛倒,出現很多家庭婦男

      發布時間:2009-11-11     來源:互聯網    進入韓語論壇
      (單詞翻譯:雙擊或拖選)

      據統計,妻子上班、丈夫做家務的家庭去年達到15.1萬戶。住在首爾新吉三洞的鄭炳俊(音)的家就是其中之一。早晨5時30分,鄭炳俊就起床做早飯。做好飯就叫醒熟睡的妻子(國營企業職工),7時給妻子挑選鞋子送走,然后回頭叫醒14歲兒子。

        鄭炳俊是個已有9年經歷的“老主夫”。他們結婚后,妻子支援他上2年大學。于是兒子上幼兒園的2001年,他表示“今后2年全權負責家務”,辭掉了健身操講師職務。他管起了家務,可是并不輕松。特別是周邊“在家閑呆著的男人”的議論使他難受。但他很快換了個想法,而且決心公開宣揚自己是“為了家庭做出的選擇”。

        從此之后,他當上了兒子學校的家長管理委員,被選為社區代表。他為希望當編導的兒子,親自帶領兒子參觀電視臺,還參加了《主婦歌曲表演》節目。他見人就理直氣壯地說,“我在家做家務”。

        事實上,鄭炳俊已經不再是“特殊的丈夫”了。像鄭炳俊這樣在家做育兒、做家務的“家庭主夫”,在過去5年間增加了42%(從2003年的10.6萬人到2008年的15.1萬人)。某門戶網站的網絡社區“做家務的男人日記”,就有2300名會員活躍社區,頻繁交流信息。

        居住在仁川市鵲田洞的車英淮(音)作為韓國第一位“專業主夫”,曾擔任過影片《家庭婦男猜謎王》的宣傳大使,他以專業家庭婦男們的“教父”而家喻戶曉。今年已有13年“主夫”經歷的車英淮說:“我是在亞洲金融危機時期被炒魷魚,所以不得不開始做家務的人,但最近在年輕男性中間,結婚一開始就決定當家庭主夫的就很多。”

        過去,如果在雙職工夫婦中,需要一方負責家務,那肯定是妻子的份兒。然而,據韓國女性政策研究院博士張惠敬介紹說,近來出現夫妻中收入低的一方放棄工作的傾向。隨著女性的社會地位提高,專職、高收入女性以及姐弟戀情侶的增多就是其原因所在。

        住在首爾中溪洞的上班女性全善愛(音)有一個讓同事羨慕的丈夫。她的丈夫樸德助原本連做飯都不會,更別提做菜了。不過他在做了2年的家庭主夫后,現在已經成為了“家務高手”。

        樸德助每天從凌晨6點起操持家務,先是為妻子和孩子熱好菜湯、做出當天的拌黃瓜或煎豆腐等小菜,做早飯的時間只需15分鐘。飯后送妻子去地鐵站,回來再打掃衛生、洗衣服等。繁雜的家務很快就會掉上午的時間,下午四五點給放學回來的孩子輔導功課,之后就該去市場買菜了。

        其實,最初的“賢外助”生活很不順利。2年前辭職的樸德助一邊準備考取神學研究生院,一邊做家務,當時他感到非常疲憊。樸德助曾掐著妻子下班的時間做家務,但喜歡整潔的性格又讓他無法容忍堆積的碗碟。但日子長了,也就掌握了做家務的竅門。現在,他做家務從不對付。為了了解“骨頭和雞蛋殼是否歸類于生活垃圾”他會仔細查看垃圾分裝表,衣服也要區分淺色和深色,分別洗滌。

        樸德助說:“開始感覺自己絕對做不了,不過,一做起來卻感覺到,我認真仔細的性格還挺適合做家務。”但是,即使到了2年后的今天,還是不愿意向別人坦白“我在家做家務”。雖然下決心不去管別人怎么看,但“也害怕別人有什么想法”,所以連定期小區會議也不參加。

        如果想替工作繁忙的媽媽出席學校活動,女兒就會以“丟臉”為由拒絕。不是因為無能才當家庭主夫的,所以非常冤枉。但是,朋友們卻很羨慕我,紛紛說:“要是也有個能干的妻子,自己辭職在家就好了。”

        朋友們在做人生職業規劃時,樸德助則成了“家人的健康衛士”。過期食物和稍微做糊的菜是絕對不拿給家人吃,仔細閱讀收集報紙上的健康常識和做飯方法,持家功力已經非常了得。

        專家們強調,應該以一種平常心態來對待家庭性別角色的轉換。廣播通信大學家政系教授金外淑說:“隨著社會的發展,家庭各成員對家庭的貢獻也具有了融通可變性,應該以開放寬容的姿態接受這一現象。”

       


      Tag:
      外語教育微信

      論壇新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