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已經改變了很多,但一提到情侶旅館,眼前浮現的還是它城堡或宮殿般的典型模樣。西歐中世紀的城堡緣何成了情侶旅館的外衣?順天香大學教授楊相賢(音)在所著的《反讀城市,拆看建筑》中曾提到過情侶旅館,他別具意味地解釋成為“消費‘性’的城堡”。“外形酷似森嚴壁壘的城堡,不但給人以‘避開公眾視線’的印象,還強調了夢幻浪漫的感覺,仿佛一旦進入就會變成王子和公主。舉辦圣潔而莊重的婚禮的禮堂和情侶旅館同樣具有神圣感,這也是韓國社會極具諷刺意味的一面。”
情侶旅館是韓國社會盡量去“隱瞞”的一種“不光彩”的空間。然而,在人們刻意“隱瞞”的過程中,它已然成為外國人眼中的韓國獨有文化及空間。
舉一個例子。曾經在韓國舉辦某國際性活動期間,大批外國記者前來采訪,當時因酒店客房爆滿,只能集體安排他們投宿某情侶旅館。主辦方擔心他們會抱怨連天,沒曾想反映卻是“很不錯”。干凈整潔的內部設施和超快速的互聯網連接速度,讓他們真真正正體驗了一回“尖端韓國”。實際上,在海外發行的旅游指南中,常常給自助游一族推薦價格低廉又別具一格的韓國式情侶旅館。
情侶旅館源自日本,但上世紀80年代登陸韓國后,發展成為“韓式情侶旅館”。日本的情侶旅館完全是一個一封閉的空間,而韓式情侶旅館則成了復合型空間。初期被看成是“為了不正當的關系而設的隱密之所”,但最近學府街或市中心的情侶旅館被用作聯誼會和聚會的場所,搖擺于“隱密空間”與“公共空間”之間。此外,韓式情侶旅館比日本的規模大,這也是個不同之處。
“絕對隱密空間”這一功能產生了情侶旅館特有的空間結構和裝飾。使用高科技無人登記系統,這樣就沒有必要與工作人員接觸。走廊也安排得像座迷宮,以免與其他來客相遇。一般旅館應有的門廳和電梯前的沙發等連結客房的一切鏈條徹底被省略掉,從出入口到客室就像是隧道一樣連結在一起。首爾設計財團城市畫廊組長樸三哲(音)說:“建筑物的目的本來就很清楚,所以比任何建筑物的建筑概念和方法論都體現得更徹底。”
最近韓國的情侶旅館又在試圖新的變化。京畿道楊州等地有將情侶旅館改造成作家工作空間的動向。將“情侶”換成“文化”,看來情侶旅館帶著“原罪”,在不斷地改變著自己的外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