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英語 日語日語 法語法語 德語德語 西班牙語西班牙語 意大利語意大利語 阿拉伯語阿拉伯語 葡萄牙語葡萄牙語 越南語越南語 俄語俄語 芬蘭語芬蘭語 泰語泰語 丹麥語丹麥語 對外漢語對外漢語
      熱門標簽: 韓語詞匯 因為難 破譯韓文字體
      當前位置: 首頁 » 韓國文化 » 韓國文化閱讀 » 正文

      韓國文化的起源

      發布時間:2008-09-03     來源:互聯網    進入韓語論壇
      (單詞翻譯:雙擊或拖選)

              在談到韓國豐富的文化時,往往有人把它形容為獨特的文化。韓國文化誠然有其與眾不同的自身的特點,然而這一形容詞也許有時用得過分,或者用得不甚得當。了解東北亞文化是對韓國文化起源進行任何研究或嚴肅討論的前提。其他亞洲國家對韓國半島的早期影響從新石器時代的篦紋陶器以及青銅器時代的琵琶形短刀、雙柄鏡和幾何形圖案上就能看到。

        韓國人民早期的興起和發展并不劃一,然而總的說來有一個特點,即同中國人之間的積極接觸以及有時候也發生的斗爭。從韓國人民形成以種植稻米為中心的農業社會開始,他們的文化逐漸與中國的文化成為一體。韓國制造了鐵工具和鐵武器。在政治、經濟、哲學和文化這幾個方面,韓國的發展也受到中國的強大影響。

        但是,僅僅了解文化交流還不能充分解釋韓國文化。正確了解韓國人民的各種特點也至為必要,而這些特點必須聯系韓國人民的歷史發展來加以解釋。不妨考慮一下佛教和儒教是如何傳入韓國的。雖然儒教比佛教先行一步,然而首先為韓國人民所接受的是佛教而非儒教。情況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佛教比儒教更有助于建立一個由貴族統治和中央集權的傾向于擴張的國家。

        有人認為新羅時代(公元前57-公元935)年青人所崇尚的世俗五戒出自佛教,但是也有人說這五戒源于儒教。在7世紀初負責講授五戒的圓光是佛教法師,但是他也精通孔子學說。因此,對五戒作兩種解釋都可以。

        然而,情況的另一面也應予考慮。當時,由于社會需要一套有利于建立王權和父權制家庭制度的道德規范,所以,即使佛教和儒教尚未傳入韓國,組織號稱“花郎”的青年隊伍和保護諸如家畜之類的財產這兩件無論如何也會備受重視。

        佛教的禪宗也是同樣情況。禪宗早在新羅兼并另外兩個王國百濟(公元前18-公元660)和高句麗(公元前37-公元668)以前很久就已經傳入韓國,但是直到統一新羅時代(668-935)末期,即強大的地方地主勢力起而反對中央集權統治制度的時候才開始盛行。換言之,佛教禪宗之所以被接受和受到重視是因為它符合當地地主的需要的宗教。

        新儒學在高麗時代(918-1392)末期開始引起注意,最終發展成為在朝鮮王朝時代(1392-1910)占主要地位的哲學思想。據信它的是在同中國元代的文化交流期間傳入韓國的。但是,如果聯系中產階級的上升來看,那就能更深刻地解釋新儒學何以會被接受。中產階級是指一批具有地方鄉紳地位的中小地主,他們并非通過世襲權利而且通過國家科舉進入官場的。這些人為人正直,對通過非法手段占有大規模產業的親元朝的統治家族持批判態度。這個新興中產階級歡迎新儒學的道德原則,把它作為一種精神支柱。

        這些人在后來成為一個新王朝的領導階層,他們并非如人們通常認為的那樣是強盛的中國的崇拜者。相反,他們努力發掘民族的歷史傳統,把這個傳統的起始一直追溯到檀君時代,并且支持世宗(1418-50在位)推行韓國新文字韓字。

        到了17和18世紀,關心韓國的技術和經濟進步的新風氣在朝鮮王國學者中間甚為流行。在這個時期,移栽秧苗、每年種植兩茬莊稼和修建蓄水庫的做法大大促進了農業發展。一個以漢城和開城為中心的全國商業網絡組織起來了。港口商賈在義州促進了對外貿易。獨立的手工業繁榮發展了。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中,作為儒教的一派的實學形成了。實學的宗旨是通過培養對本民族歷史傳統的認識來改革社會。實學在西方文化以及中國清朝的歷史研究方法學的影響下受益之大是空前的。與韓國文化總的發展相并行的還有韓國藝術的發展。高句麗壁畫的剛建風格與當時的歷史條件和環境條件所形成的高句麗人民的性格是一致的。研究高句麗壁畫風格的發展雖然有助于確定古墓的年代和文化交流的狀況,但是并不能充分解釋這些藝術作品的歷史意義。

        新羅王國的石窟庵也是同樣情況。這個在中央端坐著雄偉的釋迦牟尼像的人工鑿成的石窟廟宇代表著統一的宇宙。這個石窟似乎表達了對一個和諧世界的理想。佛國寺內的釋迦塔和多寶塔這兩座石塔也是同樣情況。這兩座塔也許是統一新羅時代最優秀的石工作品。它們是一種在絕對君主統治制度不把和諧作為理想的貴族性格的產物。作為紀念禪宗僧人的建筑物,這兩座石塔是在統一新羅時代將近結束的時期出現的禪宗佛教藝術的典型。塔上螺紋圖案表達了那個時代的與中央集權統治制度相左的精神上的復雜態度。

        高麗瓷器之優美體現了那個時代的貴族統治階級的強大影響下出現的,但是雅致的高麗瓷器顯然具有高麗貴族的獨特風格。與之成對照的是,朝鮮白土瓷器的簡單、凝重的美則與注重實用甚于奢華的朝鮮軍人和非軍人上層階級的生活方式和態度有直接關系。

        朝鮮繪畫一直被普遍認為只是模仿中國繪畫,或者只是中國畫的一支地區性流派。其實不然。朝鮮繪畫獨創一格,其構圖、筆法和用色都反映韓國的審美標準。到了17和18世紀,一些畫家在繪畫韓國風景上使用大膽筆法進行現實主義創作。風俗畫也是在這個時期興起的。風俗畫描寫翩翩年少的兩班子弟(貴族)與妓生(經過訓練的以藝侍人的女子,類似日本的藝妓)調笑的情景以及農夫和各行業手藝人從事勞作的景象,無不帶有典型的韓國風采。

        盡管不能忽視外國對韓國藝術的影響,但是如果對韓國歷史和文化的基本背景缺少應有的了解,那么,要評價韓國藝術的真正價值幾乎是不可能的。這個明顯的道理往往被人所忽視。

        雖然一件藝術品一離開藝術家的手就會有它自己的獨立的、本身的價值,但是產生這件作品的歷史背景決不可忘記。從這個意義上說,藝術品是超越于個人審美水平之上的歷史的產物。


      Tag:
      上一篇:韓國的音樂
      下一篇:韓國的繪畫藝術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外語教育微信

      論壇新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