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韓國是短短幾十年就從亞洲經濟崛起的國家,有些方面甚至完成了趕超日本,成了世界第一;他們的快速崛起,世界有目共睹,給正在積極探索前進的中國帶來了很好的借鑒作用。這是大環境!
2、 韓國是個資源有限的半島國,國家政府的政策導向對韓國經濟強勢崛起起了重要的作用。比如,早在70年代,他們就預先看到了韓國地域資源的有限性,將中國大陸做為他進一步經濟延伸的大后方,所以早早的就將漢語的普及工作作為一項基本國策來抓,給20年后韓資企業大量登陸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現在,他的很多大型企業正在以合資并購的方式搜刮著國內的民營企業,在長江三角洲地區正在著手對國內很多大型企業進行著戰略包圍的態勢,在江南,有些談判桌上甚至就是中韓今天為明天在交鋒!十分可怕啊!
3、 中國在港臺風,日本熱,現在轉到韓流上來了。揪其原因,還是采用的以電視劇、電影、流行歌曲為先的文化導向,繼而以服裝、美容、化妝品、網絡游戲為軟產品的侵入,然后,你們自然就接受了她的三星、LG、大宇等產品了。我們進入國際市場,往往是單槍匹馬,沒有文化打頭陣的策略優勢,這就是我們的短處。現在,美國的好來塢在學習韓國影視,韓國的影星歌星在日本都很有市場,她的信息寬帶普及是世界第一,是網上游戲、動漫和手機軟件開發領先的國家!
4、 今年,在北京業余學習韓語的人量開始超過日語,上海也勢頭正旺!在上海目前越有2000家韓資企業和公司,可笑的是大部分中國白領是靠英語作為強項進入公司的,然后再學習韓語的。美女韓國造,也成廣大青年女子動心的廣告詞。哈韓族趕上了哈日一族,成了一時尚!
5、 韓國老板的公司,不隨便抄員工“魷魚”,有較多的培訓機會,是多數白領拋“小氣”的臺企,不平等的“日資”,轉道韓國人公司的原因,當然他們的工作時間比歐美企業要多!周六一般是要上班的,韓國人的年工作時間長度是在30個發達國家中最長的。沒有超人的努力哪來快速的追趕呢?!
6、 韓國的體育,圍棋世界第一,足球亞洲第一。韓國的教育也很牛,她有好幾所大學是擠入國際前100強的,中國還一所沒有。所以到韓國留學又成了現在沿海城市自費留學的新熱點,韓國大學一般承認中國大學的學分,這給留學者節約了費用,但一般要過KPT4級可以免修語言補習,KPT5級就能爭取到獎學金了!即近,費用又經濟,成了大家看好的留學途徑。
7、 中國和韓國歷史上沒有什么矛盾深重的瓜締,所以中韓至建交來,兩國政府也好,民間也好交往一直非常順暢。不象,日本民族間的矛盾不時會鬧得不愉快!
8、 韓國在古代是用漢語作為官方語言的,到了600年前,他們的世宗大王組織一批學者,參考漢語、日語、阿爾泰語系等創造了“韓國語”,進行推廣。由于,高麗民族是先有語言,后有文字,所以他們的韓語是個表音的拼音文字,能夠見詞發音,只要會講呢,幾天就能看懂所有的文字,這樣他們的國家就是一個幾乎沒有文盲的國家而受到聯合國教科文的承認所以,被認可為世界最科學的語言之一。現在的韓語中能感覺到50%的古漢語發音,20%新近吸收的英語發音。所以,對中國人來說,尤其已有一點日語基礎的人,學習韓語是越學越簡單!
9、 從外語的學習和工作機會競爭來講。韓語(與朝鮮語略有小異),在我們國家教育中還屬于小語種類,歷來培養出來的專業人才不多,更是供不應求,以目前韓國的發展趨勢,在未來的 十年內是看好的,尤其滬蘇浙地更是黃金時代。現在,韓語專業的學生往往是爭搶一空,沒有什么“畢業成失業”一說。社會上的韓語培訓,也僅僅是這兩年的事,業余選手可以說大家都處在同一個起跑線上。如果說,學好英語同等條件下一個崗位有100個人競爭的話,日語有50人競爭,韓語就只有5人與你競爭(大部分年輕的鮮族人由于漢化的影響,往往會說不會寫不)啦!哈,哈,多好的潛力股啊(正是,大股不如小股香的道理)。
10、 韓國的旅游,也是近兩年富裕起來的國人走出去的地方,貿易考察,技術學習、漢城文化現象都是熱點。韓國冬季看雪,是世界級的旅游項目。學韓語,考導游,成了新熱!